第七百九十四节 让电老虎去撕咬(第1/4 页)

大国崛起1857 狂人阿Q 248 字 2024-03-12 07:07:38

,。

大明的电力工业起步其实很早,爱迪生发明电灯不久,大明的电灯就亮了起来。

但最开始只是在个别地方,属于新鲜玩意,在专门辟为博览会区域的沙面会展上首次出现,之后好几年都属于新鲜玩意,展出单灯甚至可以卖门票。

真正有电力工业,则是对法战争前的1885年,那一年西门子公司引进了电灯生产线。

当然在这之前,也不能说没有电力工业,西门子公司垄断这个行业已经长达二十多年,而且跟毛瑟兄弟一样,由于较早来大明发展,在这个新兴市场上他们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对狭小的普鲁士市场失去兴趣,德国统一之后,回国投资也不顺利,基本上就开始长期在大明发展了。

跟毛瑟兄弟的区别是,维尔纳西门子依然对回德国发展念念不忘,常年两头跑。

在引进电灯生产之前,西门子公司的主打产品是电报机、以及之后的电话机。

这两项产品让他们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积累,当他们投建电灯工厂的时候,已经是一个上万人的大型企业了,在全世界范围来看,西门子都是成功的企业家。

西门子公司还拥有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生产线,最重要的是,他们拥有成套的技术。

只是在电力大规模应用之前,这两种产品推广速度慢,单品价格高,利润也有限。

电灯是继电报和电话之后,西门子找到的另一个增长点。他们在建立电灯工厂之前,已经成功向许多客户推广了这项技术。所以电灯厂开工后,效益相当不错。

但西门子的客户,跟之前一样,主要是大客户,是一家家大型工厂,铁路公司,电报公司等。他们是直接给一个个工厂提供成套解决方案,用西门子的发电机发电,用西门子的电灯照明,然后日夜俩班开工生产。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客户都是大客户,可以长期合作,利润稳定。

劣势是没有向平民百姓供电的方法,因为没有一个输电网,也没有意愿,甚至没有想过要建立一个输电网。

第一个决定向百姓供电的,是一个华侨创办的公司。当时是1888年,朱敬伦在报纸上看到这家公司的广告。当时的广告词是,他们公司提供的灯不会起火。于是后来老百姓就称之为无火灯,老板干脆将公司改名为无火灯公司。这家公司的业务模式就是通过建立输电线,给个人家庭提供电灯照明。

公司老板名叫黄秉常,是一个旅美华侨,年少时候就去美国投奔他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