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节 工业巨头的春天(第1/4 页)

大国崛起1857 狂人阿Q 248 字 2024-03-12 07:07:38

第七百九十三节工业巨头的春天

大明的工业巨头,轻工业还算正常,但重工业始终都有一种畸形发展的态势。

这是基于东亚地区本畸形的社会发展轨迹的,因为接连不断的战争,不但造了一个重工业体系,而且是一个偏重军事工业,偏重垄断模式的重工业体系。

这种畸形到了什么程度呢,以兵工厂举例,几乎可以说大明军事工业,甚至军事工业体系,是这家工厂。这家工厂到了什么程度呢,战前有二十五万员工,战后达到了三十万。这种规模意味着什么,拿德国最出名的克虏伯公司相,普法战争时期,克虏伯只有七千名工人,一战之前,克虏伯的工人数量达到了八万人。

可以说兵工厂的工人数量,竟然是一战前的克虏伯规模的四倍,这显然不正常。

是因为一次一次的国家投资,加后来接连不断的战争,催生了这个怪物。

而这个怪物出世之后,开始扼杀其他同类的成长,导致大明到现在为止,说重工业不行吧,他能维持几百万人的战争,说他强大吧,他没有一个健康的工业体系,没有大型、型和小型工业企业作为补充,兵工厂到军工生产,下到盖房子刷石灰它都能做。

唯一能跟兵工厂勉强抗衡的,是前几年法国金融工业联合体,施耐德在大明投资的施耐德公司,现在这家公司被铁路公司收购,铁路公司也跟兵工厂一样,将一个行业名词“铁路公司”做成了品牌,说铁路公司大家不会想到是经营铁路运输和修建铁路的公司,在大明会想到这家什么都做的公司。

铁路公司经营主业是铁路运输、修建和维护,为此他向边际产业扩张,收购了施耐德,目的是生产铁路机车和其他设备;在山西收购大小煤矿,目的是给铁路运输带来稳定货源;他还组建了商船队,目的是方便河铁、海铁联运。总之围绕铁路产业,打造出了一张封闭式的产业络。

这倒是这种公司的性质都很难划分,你说他是运输企业吧,他还生产铁路机车,说他是工业企业吧,他还经营煤矿,说他是矿产公司吧,他还有自己的保险公司。

不过是铁路公司,也无法跟兵工厂相较,因为铁路公司不算铁路的工人,他的技术工人数量只有五万人,战前是三万人,增长已经很迅速了,但这种技术的扩张,往往资本要慢得多,最大的壁垒往往不是资本壁垒,而是技术壁垒、化壁垒和政治壁垒,用了不到十年将技术壁垒推进了百分之六十,这家公司的扩张速度已经很惊人了。

能跟这两大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