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节 扬州大会战(第1/4 页)

大国崛起1857 狂人阿Q 248 字 2024-03-12 07:07:38

李秀成有所疑虑,可是湘军却十分决绝,曾国荃占领瓜洲之后,湘军想尽办法增援他,李秀成还犹豫着要不要突围的时候,从各地进入瓜洲的湘军已经达到了三万人,在李秀成还在为派不派水师跟天王争辩的时候,曾国藩甚至连摆在大胜关前的五万湘军也撤走了三万,全都在夜间秘密渡江,送到江北去增援曾国荃了。

湘军的行动更加决绝,十分符合曾国藩一贯的性格,有目标后,就坚定不移的执行。

而太平军在踌躇中错失了最好的机会。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大明,朱敬伦正在跟兵部和总参谋部制定相关的制度,要将总参谋部这个直接向皇帝负责的部门,以后划归兵部直辖,还有将軍队的军官任免等权力,移交文人政府。

严格来说,这也算是一次军事变革,当然稳妥起见,不会一刀切,而是用一年时间,完成部门的迁移。

在完成部门迁移前,朱敬伦必须解决不配合的各种因素,比如军官的不满。之前軍队军官的任免权,都是属于軍队自己,軍队中设有独立的人事部门,軍队认为他们任免军官的各种程序都一直很透明,不需要转交吏部来制约他们。

至于总参谋部反倒是反对声音较小的部门,因为大明的总参谋部看似权力跟德国一样,可谢琦的能力和威望,跟老毛琦根本就没法比,所以毛琦坐镇总参谋部能够统辖整个德军,谢琦在总参谋部,就根本管不住文鸢这批少壮军官。

正因为不是一个强势的部门,所以总参谋部也没有强势的习惯,因此朱敬伦打算第一个转移的部门就是总参谋部。

北方消息传来的时候,转移的程序已经讨论的差不多了。

“正好,这件事就交给兵部负责吧,正好跟总参谋部磨合一下。我大明采取什么措施,就由你们决定吧。”

朱敬伦直接放手,让刚刚得到总参谋部管辖权的兵部负责应对长江流域可能发生的军事变动,也让兵部跟总参谋部借此磨合。

制定军事行动方案,这是总参谋部的职责,之前他们制定的方案,哪怕只是一个演习的方案,都是通过朱敬伦的名义发下去的,而毛琦在德国,必要的时候是可以直接给軍队下命令的,这就是区别。

兵部长久以来几乎就是一个空架子,之前顶多得到了审核軍队预算的权力,还只是审核,批复权力在户部,那么他们审不审其实完全没有什么意义,现在好了,将軍队全部至于兵部之下后,以后軍队中的文职人员,就直接转为兵部文官,虽然兵部依然没有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