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节 控制军权(第1/4 页)

大国崛起1857 狂人阿Q 248 字 2024-03-12 07:07:38

廉钦道虽处海滨,此时确实还是一个孤贫之地,至于琼崖道这时代的风景肯定更好,但朱敬伦对这两地暂时不感兴趣,争夺惠潮嘉道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随着高雷阳道的平定,朱敬伦觉得自己有力量向这里强行扩张了。

在高雷阳道的军事行动,让朱敬伦看到了一个问题,老百姓实在是太穷了,珠三角一带还算好的,可是依然有过造反,陈金釭可不就是从三水起兵,先后攻占过四会等地吗。

高雷阳等粤西地区即便放在后世,都是广东最贫困的地方,这里的特点,一个是山多,一个是路险,这两种情况造成的结果一个是贫穷,一个就是容易生乱。

而惠潮嘉道的经济虽然因为潮州靠海,靠近珠三角,还有跟大海联通的梅江等河流,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但依然相对贫困,山地众多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这里的民风历来彪悍,官场有个典故叫做“潮民难治”,说的就是这一带的人很难统治,这里的民事很难治理,一旦在这里能做出成绩的官员,那朝廷都是要给树碑立传的,最有名的一个就是韩昌黎韩愈曾经治理这里出过成绩。

朱敬伦平定高州府的叛乱之后,不但收降了一万农民军,全部打散调到广州东较场进行整训,各个首脑送进新开办的军校,什么时候学好了什么时候放出来,至于怎么算学好,朱敬伦说了算。

不但这些农民军这样处理,连高雷阳道的官兵也这么办,不但将当地参将方耀率领的团勇调到东较场整训,将方耀等一杆团勇军官送入军校,连绿营只要没有溃散的也拉到了这里整训,军官送入军校。

高雷阳道的事情给朱敬伦敲响了一个警钟,广东各地并不都跟广州府一样,各地民情大大不的同,并不能一刀切来处理。之前他为了不让士兵产生自卑感,一直坚持的是高薪,哪怕最后因为经济压力,只给新招的八旗和新安新兵二两银子,但依然比一个苦力要高。

可高雷阳道的情况让他明白,苦力的工资之所以那么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还有很多的人想当苦力而不可得,根本就找不到一条生计,只能走上绝路了。

因此他才愿意收降这些几乎没组织的农民军,暂时放弃了之前坚持的要有组织的宗族兵的原则。但同时也改变了高薪的原则,只给了这些人每个月一两的军饷。

但是为了给他们一个希望,不至于始终觉得低人一等,告诉他们不是正兵,完成训练之后,并不会让他们上战场,而是只负责搬运物资等,只要他们能够当够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