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第2/3 页)

骨铺就,鲜血浸

染!

朱天这看似平和的内阁制,竟是一条无比血之策!

朱竟这么狠?

这可比战场上杀人狠辣多了啊!

朱此刻缓缓说道:“自古无不流血的变法。”

“变法触动的利益越大,流血也就越多。”

“毕竟,变法始终是要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哪怕杀猪,猪都要叫几声,何况是

人,当变法触及到他们的利益之时,他们怎会不反抗?”

朱元璋极为敏锐:“你是说,一旦内阁制颁布下去,胡惟庸就会搞小动作抵

制?”

朱天却反问一句道:“你怎会觉得,他能等到颁布之后才搞小动作?

“洪武三年,胡惟庸已经任职中书省参事,而李善长年老,胡惟庸实际上代行

相权多年。”

“九年时间,足够他培育出一大批自己的人马。”

“而皇帝虽勤勉,这些年的重心,一直是在北伐上面。”

“下面官员们的升迁任免,大多是操之于胡惟庸之手。”

“咱们假设他是诸葛亮那样的忠臣,虽掌大权,却无二心。”

“但他在客观事实上,已经变成权臣。”

朱元璋脸色难看。

诸葛亮最终也未能完成三国一统,但他为何名传后世?

因一个字。

忠!

正是因为诸葛亮这样的忠臣太少,所有诸葛亮的名声才会如此显赫!

而胡惟膚,会是诸葛亮那样的忠臣吗?

“所谓风起于清萍之未,现象是本质的反映,现在胡惟庸有些行为,已经能反应

其野心。”

朱天看着那微风,吹动葡萄架上的叶子,便是微微一笑说道:

“比如最近,就有一件有意思的事儿。”

“汪广洋你们知道吧?近些年,听说跟胡惟庸走的很近。”

“而前段时间,胡惟庸给他在教坊司,选了一个小妾。”

朱元璋听到这,顿时脸色一变:“此事确定吗?你怎么知道这等私密之事?

这可是导致胡惟庸被杀的三大罪名之一,我当然知道一些。

但朱天却是随口扯了一个很有信服力的理由:

“废话,教坊司里的事我啥不知道?

朱元璋听到这,顿时大怒拍案道:“他好大的狗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