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凯旋(第3/4 页)

经到了宣武门外,以一个非常潇洒的姿势从马背上翻了下来,站在了张熙载、苏大郎、林冲、黄树生等人的跟前。

等他们几个行了礼,就笑吟吟道:“诸位,某在前线奋战,你们在后方维持局面,筹措粮饷,还要应付宋国,实在辛苦了。没有你们和全体天津市民在后方支应一切,此战绝对打不出一个周国。所以某应该向诸位,向天津市民,向燕地百姓道谢啊!”

谁也没想到,武好古居然会说这样的话。张熙载、苏大郎、林冲、黄树生等人一下就觉得心里暖洋洋的,忙拱手行礼。

林冲道:“执政,您如果真的要向市民和百姓道谢,倒是可以包下天津各大报纸的头版,再让小苏学士(苏籥)写一篇道谢的文章登上去。”

“好!这个主意好。”武好古锤了一下林冲的胸膛,“林教头,这次你的功劳也不小啊!等凯旋阅兵结束,咱们好好聚聚。”

武好古和几个大官说话的时候,第一骑兵师师帅陈剑已经带着骑兵大队赶到了。他也下了马,也到了武好古跟前,行了一个拱手礼。武好古高声道:“陈剑,过来!”

陈剑立即大步上前,武好古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来指挥吧!一定要天津市的百姓看到咱们共和军最威武的样子!”

“喏!”

……

“元首万岁!元首万岁……”

当武好古骑着马的身姿最先出现天津市民的眼帘里的时候,宣武门突然爆发出了最大的欢呼声。整个天津市,在这一刻真的陷入了癫狂。全都开始山呼万岁!

虽然武好古并没有称帝的意思,但是在天津市民们看来,他现在的地位和皇帝并没有什么两样。完全当得起“万岁”这两个字。

而且天津很快就是周国的首都了。听说连大宋官家都承认了,那就没什么好说的。武好古就是周国的“万岁”了。

在这一刻发出欢呼的,喊出元首万岁的,也不仅仅是富有的商人,或是在天津市的小学、大学中念书的“小公民”,还包括大量的平民,其中多数都是没有公民权的平头百姓,或是工人,或是小商贩,或是城市近郊的农民——是真正种地的佃农、雇农,不是庄园主。

别以为这些劳苦大众是天津市和幽州资产阶级政权的敌人,是受压迫者。

也许几百年后的历史书上会这么说。但是在当时,他们对周国共和政权的认同程度,甚至不亚于那些小公民。

道理很简单,周国虽然是一个少数人压迫多数人,而且还将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