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9缝纫机(第1/3 页)

北宋穿越指南416 王梓钧 364 字 2024-06-26 12:43:41

各国使者觐见之时,安南杜太后已经被送进皇宫。

而咱们太上皇,正在研发缝纫机!

朱国祥在皇城东侧的廓城,开辟了一处实验区域,宝马已搬到这里的密室安放。

隔壁百米外是督察院的总部,出东华门还有登闻鼓。

南边是官员候车休息区,以及来往皇城的马车停车场。

附近还有官员临时宿舍,专供办公太晚的官员留宿,这种情况一般是有大事发生。

此时此刻,只有沈有容和李清照跟来,带着孩子围观太上皇瞎捣鼓。

除了皇室成员,还有几个年轻工匠和少年学徒。

工匠毕业于金陵船舶学校,那里设置了机械专业。学徒都是洛阳、开封子弟,家世清白,被允许接触研究宝马。

“陛下,这种钩梭极不稳定,勾着勾着就勾错线了。”一个年轻工匠说道。

朱国祥坐在旁边指挥:“仔细观察它为什么会勾错。”

于是乎,一群年轻人趴在那里,眼睛死死盯着木制钩梭。

缝纫机最终的成品梭子,肯定会使用铁制。但现在是实验阶段,木头更便于快速打磨和改进。

由于没有橡胶,传动带是用牛皮代替的。

人群当中有一个十五岁少年,是朱国祥和文小妹的儿子,取名叫朱文竹。

朱文竹擅长绘画,尤其是画竹。

但不怎么喜欢儒家经书,诗词歌赋倒还不错。

他也不喜欢农学,却对数学、物理感兴趣,这两年又迷上了机械。

仔细观察一阵,朱文竹说道:“钩梭在复位的时候,有可能把线带歪,干扰后续插下来的线。”

有个叫余昂的学徒说:“如果钩梭需要复位,想不干扰缝线很难。能不能做一种不需要复位的钩梭?”

“不复位怎么重复勾线?”另一個学徒质疑道。

余昂说道:“做成可以循环往复的就行。”

朱文竹灵光一闪:“你们可见过太极双鱼图?阴阳双鱼就可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把这个单一钩梭,做成头部相连的两个钩梭,便如那阴阳双鱼一般。前一根钩梭勾线下压,不必复位把线放回,而是让线滑向另一端。后一根钩梭再勾线下压,前一根的线就退出去了。这样改进以后,缝出的线还互相勾连,不会一处掉线就全部散掉。”

不但工匠和学徒们没听明白,就连朱国祥都有点迷糊。

朱国祥对机械没啥研究,但他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