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0612张公庙前发誓(第2/4 页)

北宋穿越指南416 王梓钧 375 字 2024-06-29 13:40:16

将官,踱步前往城下亲自劝降。

城南有宽阔的官道,道路两旁是挺拔的松杉。

护城河外,官道之旁,还有一座庙。

白祺有些惊讶,因为钟相四处毁庙,儒释道三家的庙全毁,眼前这座小庙居然能保留下来。

庙里没人,全都跑了。

但明显一直有人打扫,而且从供案上没燃尽的香,可以看出最近还曾祭祀过。

白祺派兵“请”来个附近百姓,问道:“这是谁的庙?为何没有毁掉,反而还来祭祀?”

那农民回答说:“这是张公庙,祈雨很灵验的。四年前有人毁庙被拦住了,四里八乡的百姓都不让拆。官道旁边的松杉,也是张公亲手种下的,去年造战船时要砍,也被老百姓赶来拦下了。”

“哪个张公?”白祺问道。

那农民摇头说:“不晓得,小时候记事起就在,该是哪路神仙下凡。”

白祺围着小庙溜达,很快发现一座石碑,泼水之后能够看清字迹。

这居然是张镗他老祖宗张咏的生祠,张咏死后才改叫张公庙。

碑文写得很明白,张咏先是在崇阳县做官,由于救活百姓无数,崇阳百姓捐款给他建了生祠。

继而又调任益阳这边,当时益阳刚经历梅山蛮叛乱,民生凋敝,百姓困苦。张咏为了把益阳治理好,竟放弃赴京升官的机会,直至恢复了民生才离开。

而传说张公庙祈雨灵验,是因为张咏曾在此治理水旱灾害。

白祺读完碑文,莫名感慨起来。

益阳百姓已经记不得张咏,但祖祖辈辈都知道张公是神仙,张公一直留在这里保佑他们。所以老百姓不允许摩尼教毁庙,也不允许把张咏种的松杉砍去造战船。

“元帅,敌将还是不愿降!”士卒跑来报告。

白祺离开张公庙,望着护城河对面的城墙,问那农民说:“这益阳守将李适,可是益阳本地人?”

农民回答:“是本地人,以前是桥口镇的船工。”

白祺当即找来一些嗓门大的士卒,让他们押着钟全等俘虏,过护城河轮番去喊话。

“莫要射箭,这是你们的西圣王钟全!”

“益阳将士可知,外头的张公庙,乃前朝好官张咏的生祠。”

“我大明开国,封了五位侯爷。其中一位侯爷,便是张公的后人张镗。张公能够把益阳治理好,张公的后人也肯定可以……”

“只要你们开城投降,保证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