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7昏君送钱来了(第2/4 页)

北宋穿越指南251 王梓钧 375 字 2024-06-29 13:40:16

但看着刚刷出来的纸,文鸾就知道“质量上乘”。

北宋的竹纸,各种夹杂竹筋,用手一抠,就能抠出一截。既粗糙难用,又不美观优雅。

而眼前新刷的竹纸,一根竹筋都看不到。

次日,文务光和苏氏闻讯而来盯着正在晾晒的竹纸看了好半天。

文务光激动道:“此竹纸可堪大用,今后老朽买纸,便在元璋这里买。以竹纸画竹,更有一番韵味也!”

数日之后,文务光手痒难耐,亲自裁出第一张纸,然后免费拿了一摞回家。

朱国祥用竹纸反复折叠,继而用手指去戳,再轻轻将其撕碎,最后用毛笔尝试书写。

眉头紧皱,冥思苦想,不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文小妹好奇道:“先生怎不高兴?”

朱国祥说:“跟皮纸相比,还是太脆了。或许是用料问题,该用春末夏初的嫩竹造纸,因过了季节,我用夏末秋初的老竹代替。”

“已堪用了,不必吹毛求疵。”文小妹安慰道。

朱国祥自己弄了几大张,裁成小方格收好,他打算收起来擦屁股。

又过些时日,第二批竹纸出炉,这是浸泡一个月的竹麻所造。反复比较之后,发现质量略有提升,但并未有什么大的改变。

朱国祥因此确定,浸泡时间不必太长,根本不需要严格按照《天工开物》,因为他已经改进了工艺。

整个初冬,朱国祥都在反复尝试,一点一点规范改进,顺便训练村民的造纸技术。

手脚笨拙的,负责砍竹子、削竹子、捶竹子。

手脚灵活且聪明的,则参与更有技术性的工序。

入冬之前,张广道走私回来,将第一批陕西移民带到。总共六十多人,躲进山中亦匪亦民,他们冬天的日子会很艰难,所以才愿意跟着张广道走。

这些陕西人,都被朱国祥安置在金潭村,让他们在更上游建屋落户。

文小妹拎着食盒来探望:“先生冬天也住这里吗?若是下雪,必然冷得很。”

朱国祥说:“下雪就回大明村。”

造纸坊搞得如火如荼,朱国祥却还没给自己修建住宅,几个月来一直住在简易竹屋当中。

他确实更喜欢享受了,但真正做起事来,依旧吃得了苦。

文小妹把食盒打开,拿出几样菜肴。

又从侍女手中接过一件衣服:“这是我给先生缝制的袍子,且穿着试试合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