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3王炸(第2/5 页)

北宋穿越指南133 王梓钧 375 字 2024-06-29 13:40:16

了。

严大婆琢磨说:“朱相公若得了赏识,提学能不能给个一官半职?”

“这个,俺也不懂。”沈有容说。

却说父子俩带着陆提学,来到一块玉米地。

朱国祥介绍道:“这便是玉米,间作豆子,套种了红薯。地面是红薯的藤叶,藤叶可喂牲畜,嫩叶亦可做蔬菜。”

“一块地里种三样?”陆提学问道。

朱国祥说:“提学可还记得套种十三法?”

“记得,你昨日说过。”陆提学点头道。

朱国祥说道:“这三种作物,由高到矮,正是高低套种。叶子有圆有尖,也合圆尖套种。它们的播种、生长和收获期是错开的,不会抢肥,豆子还能提供肥力。等玉米收获之后,会改种一些大蒜,既可不让土地闲置,又能利用大蒜来驱虫。”

陆提学问道:“如此间作之法,等于只种了半亩玉米,也能亩产一石?”

“或许不到一石。”朱国祥说。

他是按建国初期数据来推断的,新中国刚建立那些年,没有良种,没有化肥,玉米平均亩产62公斤多一些,差不多就是宋代的一石。

至于几十年后嘛,亩产800多公斤的玉米都有。

穿越带来的种子再退化,估计也就退化到建国初的水平。

宋代北方的好田,亩产也有一两石,个别还能达到两石半。可如果换成贫瘠山地,粟米、高粱就亩产不足一石了,强行种小麦甚至只产三四十斤。

更何况,眼前这块玉米地,还套种了其他作物,加起来的产量非常吓人。

陆提学说道:“待玉米、红薯收获之后,你送一些种子到兴元府,提学司明年会搬到兴元府办公。”

利州路的辖区范围,大概就是川北一带,以及陕西的秦岭以南地区,还沾着一点点甘肃地界。

其政治中心,此时已经迁到汉中,但军事中心依旧在四川广元。教育部门(提举学事司),明年也会迁到汉中。反正乱得很,几套班子互不统属,平时也不怎么交流。

陆提学又问向知县:“伱的职田还剩多少?”

“不到两百亩,”向知县抱怨道,“茶汤钱也一直没补足。”

向知县的职田满额为两顷,不属于他,属于知县这个职位。但职田早就被侵占了,甚至搞不清楚是被谁侵占的。

这种情况极为普遍,朝廷的解决办法是:一点职田都不剩的,每月补发11贯茶汤钱。有职田但收入不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