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忽必烈北返(第3/4 页)

雄伟天下 大罗罗 324 字 2024-02-18 08:20:51

他就只能采取下策,在燕京接受诸将和部分宗王的拥护,就任蒙古大汗。然后用武力解决阿里不哥……而这,意味着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一场蒙古人杀蒙古人的战争!

一想到蒙古可能会在一场自相残杀的战争中走向衰弱,忽必烈就是不寒而栗。可是要他去向自己的弟弟阿里不哥低头,却又是万分的不甘心。

这些日子,除了主持和南宋的和谈,忽必烈就在计算着双方的实力对比。阿里不哥是留守和林本部的幼弟(拖雷的嫡出幼子),继承了整个拖雷兀鲁思,同时还能依据蒙古传统,在蒙哥死后管辖中央兀鲁思,实力不可小觑。

(注明:在成吉思汗分封诸子诸弟时,他的五个弟弟和侄子一共分得30个千户。他的嫡子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不过各自分得了九个、八个和五个千户,蒙哥、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父亲拖雷也得到了五个千户,不过依照幼子守产的传统,拖雷还得到了管辖成吉思汗直属的“中央兀鲁思”的权力,因此在成吉思汗的四个嫡子中拖雷的实力最强。)

但是自成吉思汗死后,作为黄金家族公产的中央兀鲁思就不断被削弱——窝阔台、贵由、蒙哥等三位大汗,都不断的将中央兀鲁思所辖的部民分封给自己一系的兄弟子侄。现在除阿里不哥之外的拖雷系宗王的直属部民,都是来自中央兀鲁思而不是拖雷兀鲁思的。此外,蒙哥汗、忽必烈和西征大食的旭烈兀所部蒙古兵马,也大多出自中央兀鲁思。

因此,阿里不哥控制的中央兀鲁思的力量是要狠打一个折扣的,只有拖雷兀鲁思是实实在在的。

而支持阿里不哥的西道诸王,虽然都拥有辽阔的封地。但是由于他们带去的本部蒙古人有限,因此在自家封土上的统治不是很牢靠。根本抽不出多少力量去支持阿里不哥。

至于东道诸王,其中实力最强的塔察尔是明确支持忽必烈的,其余东道诸王也肯定不会和忽必烈为敌。因为东道诸王不似西道诸王拥有富庶的土地,他们的封地在东北,根本无法扩张。因此,窝阔台、贵由和蒙哥汗就将中原的一部分汉民分给了东道诸王——不过这些汉民并不是直接归东道诸王控制,只是向他们缴纳赋税。在这些被“分”给蒙古宗王的汉人头上还有汉军世侯和忽必烈的金莲川幕府。

因而忽必烈实际上是捏着东道诸王的钱袋子——当然,西道诸王在汉地也有些民户,不过他们的财路多,可以不在乎汉地的收益,但是东道宗王却不行。因此,东道宗王无论是否认同忽必烈,为了自己的口袋,最终也只有站在忽必烈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