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 流金岁月(30)二更(第3/4 页)

没你不行 林木儿 1226 字 2024-03-01 03:22:13

林雨桐就觉得行,“回头问问,这一片归哪个大队,咱把这承包下来,苇子根挖出来埋在这边,明春就长出来了。”事实上,苇子从那边一直往这边繁衍,野沟周边已经零星开始长苇子了。

四爷就给孩子解释,“苇子到了秋里,就该收了!割回去编织席子。鸟儿也飞到南方去了,明年回来的时候,那边的苇子也已经长起来了。那边更安静,更适合安家。”

然后才知道,这一片野沟是属于公社的。又花了三千,从公社把那一片承包下来,年限是二十年。之后可以优先续约!

至于买那个干啥,这没啥要瞒着人的,就是鸟儿需要栖息地。

这对桐桐来说,是可以用来做大文章的。搞活经济,加大发展,但前提一定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她的文章现在都是特约的,走的渠道不一样。文章好,往往优先刊登。

这一期的发展周刊上,就有桐桐的一篇文章。因为要发样刊,所以,林双朝永远是优先看到的。

他现在不在省城,而在平洲,主管经济,是地区的二把手。

才进办公室,就被送来样刊和汇款单。

看了看时间,还不到上班时间,就先把刊物拿出来,找到了小桐的文章。

之前,小桐的文章里透露出来的是一种大胆的改革的思想,而这一篇是以一个小小的女童为视角,写了一片苇子林,写了苇子林里的鸟,写了苇子林上即将建起的厂子……文章的末尾,她写了,苇子林被割了,将被编制成各种各样的席子,而扎着羊角辫的孩子,却小心的将每一个鸟巢都收集起来,她想再种一片苇子林,把鸟巢再一个个的固定起来。孩子说,我们不能为了我们的家,而拆除了鸟儿们的家。

小桐的文章,很多都很有深度,这是一篇视角独特,读来还多了几分童趣的文章。可童趣里折射出的却是大问题,那便是怎么跟自然很好的相处。

杂志合上,他将汇款单先收起来。而后从抽屉里拿出下面交上来的填湖扩建规划书,久久没动地方。

这是大事!改的好了,子孙后代受益。改的不好了,那是贻害无穷的事。

在一水都在为改革呐喊的时候,她又开始示警了。

是的!这就是一种示警。

他打算晚上给小桐写封信,她这样的视角总能给人启示。

晚上把信写好,而后交给吴秀珍,“明早给小桐寄回去。”

是有什么特别的事?

没有!林双朝捏了捏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