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1. 大宋反派(92)一更 大宋……(第3/4 页)

断山东为吐蕃,大渡河隔着大理,其疆域乃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中最小的。想那汉唐之时,谁不说中原王朝是‘天|朝上国,万邦来朝’,而草原上还有天可汗的传说。可而今的大宋呢?对谁不跪?”

富弼皱眉,“这位大人说话未免偏颇。”

野利仁荣嗤笑一声,“文人嘴里的话,听听就罢了。你们是受益者,自然觉得你们的朝廷好。可你们的朝廷若是好,为何辽国几近一半的汉人,夏……更是有一半以上的汉人?”

晏殊拉下了还要争辩的富弼,看野利仁荣,“敢问这位大人有何高见呀?”

野利仁荣叹了一声,“您是王妃的先生,也是大宋官家的先生,在您面前,不敢高见。在下这几日只忙一件事,那便是王爷吩咐下来的,着户部指定税赋。”

晏殊皱眉,没言语。

野利仁荣高声道:“大宋的税制承袭于唐朝。大唐时施行两税法,也就是租庸调加上杂派。可大宋呢,用的是役钱法,何为役钱法?它大致相当于租庸调加上杂派再加上两个杂派。也就是说,大宋百姓要缴纳的赋税,相当于唐时的两倍。”

这话一出,周围顿时嗡的一声。这些东西不计算是不能知道的。

桐桐心里叹气:大宋对于文人来说,应该是最叫人向往的朝代。但对于平民百姓,尤其是以耕种为业的人来说,堪称地狱。

野利仁荣就看站在边上战战兢兢的几个老农,“你们都是从大宋逃来的,你们告诉这些大人们,本官说的是否为真?”

老农哪知道唐时如何,只是说他们之前纳税,“大人说的……都对!另外,年年还有‘移支税’……”

这个税桐桐都没听过。她就问说,“何为‘移支税’?”

四爷就解释,“就是移动和支付。”

啊?

老农才道:“小的们用粮食交税,交税之后,还得将粮食给运到指定的地方。”

“一般指定的地方有多远。”

“不一定!有时候几十里,有时候几百里。也有运到千里之外的!看拿这粮食做什么?若是朝廷赈灾,从南到北征调粮食,那我们就得把粮食从南边给送到北边……”

桐桐觉得不可思议,她真不知道这个。然后她看向晏殊,“先生,这是真的吗?”

晏殊沉默了,这是真的。

桐桐不能理解,“那这不是要徭役增加到赋税里了吗?”

老农瑟缩着,又道,“也还有‘折变税’……就是本来交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