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门客也不好当(第3/4 页)

奸雄和枭雄是什么意思 大罗罗 420 字 2024-02-27 10:03:45

落得如此地步?”

的确如此,桃花岛上的义门子都是士大夫,谁不懂孔孟,谁不会做文章,谁不能吟几句诗词?可是光会这些去了天竺他没有用啊!哦,也不是完全没用,可以用孔孟之道去教化印度阿三。可问题是教化什么的,得在站稳脚跟,经营好地盘的基础上才得开始。而站稳脚跟的前提,就是有足够强大的武力。先把人家打服了,然后才能教化。

被后世儒生视为理想社会典范的西周官学所授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御二艺便和军事有关。射是射箭,御是驾驭兵车。西周流行车战,御车射箭是主要战法。西周的教化,其实就是建立在射和御之上的!

而且西周的礼也不是单纯的礼仪,而是包括社会、法律、军事、道德规范在内的一门综合学科,是相当实用的东西。而六艺之数,当然就是数学,属于自然科学,而且也是非常实用的。

只是到了后来,六艺变成了《易》、《书》、《诗》、《礼》、《乐》、《春秋》等六部儒学经典。再后来就演化成了四书五经,到了宋朝干脆就是“别人有弓马,我有笔如刀”了。结果笔如刀教化不了蒙古人,自己还成了四等南……

当然,宋朝总算还有武进士这回事儿。虽然武进士的前途一般不大好,通常也就止步于知州,而且培养武进士的成本又高于文进士,但武进士也是进士。所以各家义门还是会从族中挑选一些四肢发达的子弟去习武功。

有时候,一些文举无望的义门子也会改学武艺。不过宋朝的文风鼎盛,已经到了荒唐的地步,连武进士都以文章为重,只是写文章的依据从四书五经变成了兵书,也不是实用的兵书,而是去除了排兵布阵和训练士卒这些具体实用内容后的军事辩证法一类的兵书。读那些兵书只能用来写文章或担任阃帅,不能临阵带兵。这也是宋朝的武进士几乎没有人从军的重要原因。不过,凡是准备考武进士的士子,击剑和射箭的本事还是有的。

台州义门杜的十五秀才杜宇,就是那个带着一七八百个团练兵去和两千两百钢甲兵对阵的倒霉蛋。在那场闹剧一样的野战中,他倒是腿脚利索即使逃入了杜桥镇。

但结果并没有什么不同,明军的钢甲兵几乎是追着他的屁股冲进杜桥的。然后就是毫无悬念的巷战,杜宇就是在巷战中被几个“铁人”打晕抓住的因为他不是鞑子,所以脑袋不值什么钱,才得保一命。被抓进了俘虏营,先当了一阵子苦力,然后被人发现是杜家十五秀才,就被送到桃花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