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大明乡(第2/5 页)

乏蔡京的理财手段,在国库空虚的情况下,只能依靠李彦这种歪门邪道创收。

曹藻还算比较有良心,他觉得只要清理隐田,就能让官府正常纳税。有了充足税源,王黼就不需要搞歪门邪道了。

朱国祥在洋州,属于隐匿土地人口的典型。只需惩治朱国祥,便可敲山震虎,让其他大地主老实交税!

“北岸是上白村和下白村。”

“白市头对岸,以前人口不多。朱相公收纳逃户,在打渔湾开垦荒地,又把打渔湾周边山坡辟为茶园。那些新茶树,已经种下三年多,今年就能开始采茶。打渔湾有条小河从山里流出,沿河地带全在开荒种地。”

曹藻聘了个西乡县百姓做向导,只要给足钱财,总有人愿意带路。

此刻所指地带,根本不是大明村的核心。

而是朱家父子穿越之初,张广道带他们渡河的地方,就在白市头对岸的渡口处。

以前只有三四十户人家,这几年不断吸纳逃户,人口暴增到超过五百。而且还新开辟茶山,这是大明村的第三处茶山,小河更上游还种了许多桐油树。

“那里是……船坞?”曹藻有些不确定。

向导说:“就是造船作坊,可以造些小船……咦,比俺上次来的时候,作坊变得大了许多。”

打渔湾是一处天然港口,有条小河汇入汉江,河湾最开阔处将近200米。

西侧是悬崖峭壁,根本没法耕种,百姓皆居住在东侧和南侧。

造船厂也在南边,前两年都在造小船练手,今年开始打造超过十米的“大船”,还从兴元府请来个有经验的造船老师傅。

从打渔湾继续往东,有两三里地的“无人区”,山势太过陡峭不便居住和耕种。

等地势稍微放缓,就又出现许多民居,但依旧没到大明村的核心区。

继续行船三四里,曹藻猛地瞪大双眼。

那特么是村落?

明明就是一个市镇!

两层楼的建筑就有四座,码头停靠着十多艘商船。

还隔得老远,就闻到浓郁的酒糟味。

向导说道:“大明村里有烧酒,清澈透亮。士绅商贾喜欢的不多,但穷苦百姓爱喝。干了一天苦活累活,沽二两烧酒回家,就能解去整日疲惫。烧酒性烈,如刀割喉咙,百姓呼为烧刀子。洋州三县都有卖还有商贾运去兴元府。”

大明村的白酒,是用玉米和红薯酿造的,酿酒剩下的酒糟还拿来喂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