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李向海家人(第2/3 页)

队的大队长,张胜利他爹张长栓,也就是张大翠的亲大哥,这老头子前几天偷偷告诉她一个听来的信儿。

说今年粮食产量太少了,交公粮上去后,就不剩下什么了,他大儿子胜利天天愁啊,这分不了多少粮食可怎么办,全村80多户可咋活。

他们这是个大生产队,人口不少啊,公社能给多少救济粮也一点底都没有。

张大翠心想,现在亲家家里出事了,三个孩子流落到她家,不管怎么说也不能不管。可是一家人一起扎脖儿还是怎么地?

看她老闺女瘦的跟一根柴火似的,小孙女才两岁,更是跟着遭罪。

要不是前些天,大闺女李玉芬和女婿汪宝柱,从大柳树屯来了一趟,给拿来一小袋玉米面,说撑过了秋收再说,家里现在就断顿了。

说起大闺女这婆家老汪家,是户好人家,李玉芬性格泼辣,嫁了个比她还小三岁的女婿,老话讲女大三,抱金砖,也没谁挑这个。

女婿汪宝柱,家里兄弟三个,他是老大,性格也很敞亮,为人厚道。

自打汪家两个妹子也都出嫁了,汪宝柱三兄弟分了家过日子,兄弟妯娌之间都算比较和睦,没什么矛盾,就是都穷。

公婆自然跟着大儿子家过,李玉芬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嫁过去这十年里,生了四个娃。

娃子都还小,最大的大娃才9岁,二妮8岁,三娃6岁,最小的四娃今年才不到4岁,瘦的都跟小鸡崽子似的,她家也缺口粮呐,都怕孩子养不活。

虽说东北这嘎达,黑土地肥沃,比外省强一些,但这几年也是不行,普遍吃不饱饭啊。

张大翠一边愁,一边往稀玉米粥里又多加了两瓢水,再放一大把切碎的野菜,用铲子搅和着。

面袋这里最多还有两三斤玉米面,吃到哪天算哪天吧。

很快稀粥就熬好了,张罗着大家吃晚饭。粥盆端到院里的桌子上,连秋萍摆上碗筷,呼唤连晓敏也来吃饭。

连晓敏抱着小福,坐到饭桌前,看着每人一大碗精稀的玉米面儿野菜粥,心想这得加了多少水,可见这家里是穷啊。

小凤和小福两个孩子都是用着小碗,连晓敏端起一个小碗,用勺子先喂小福喝了一碗稀粥,她又端起自己那碗,尝了一口,妈呀,真难喝,一股野菜的苦味。

小福这小娃子刚才是咋咽的下去的呀?我的妈呀,真厉害。看他刚才还喝的挺香。

连晓敏没喝过这种东西,一个现代人自然是无法接受,可这年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