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为夫(一更)(第1/6 页)

李蓉的话让裴文宣愣了愣, 李蓉看着跪在面前的青年, 缓声道:“起来吧, 你我若为君臣,你可以跪我。你若将我当做妻子, 大可不必如此。我知道你是不想与我起争执,但我也无需你如此忍让。”

“我不是十几岁不懂事的小姑娘, ”李蓉给自己倒了茶,“我不会因为你跪我改变什么想法, 这只会让我觉得你在逼我。”

裴文宣听到这话, 他一时有些无措,犹豫许久后, 李蓉抬眼看他:“怎么, 还要我扶你吗?”

裴文宣得了这话,终于站了起来,李蓉拍了拍她身侧, 轻声道:“坐吧。”

裴文宣应了她的话,坐到李蓉身边,李蓉躺在摇椅上,慢慢悠悠摇着摇椅:“你觉得我不会同意你做这件事,你可知我不同意在何处?”

“此次, 陛下最终之意,在于定额。”

“定额?”

李蓉抬眼,裴文宣倒也没有瞒她,实话实说道:“从今年起, 世家推举人数需得定额。又或者是科举制出身的举子,统一要有个去处,在这里磨炼至少一年后,才由吏部分到各部。”

科举如今最大的问题,便是一旦李明不盯着,寒门官员便到不了实权位置。

大夏如今寒门囊括了两种人,如裴家、秦家这种低等世家,以及连氏族谱都没入的普通家族。

大夏中所谓的世族,是以是否名列“氏族谱”为标准。

氏族谱几百年修订一次,记录各地最受认可的世家大族。氏族谱又将这些世家大族划分为一、二、三等,不同等级之间的贵族互相通婚,若有越级,便是巨大的荣耀。

所有家族都以与一等世家通婚为耀。而一等世家的子女,哪怕终生不婚,也不会与低等贵族通婚。

这种几百年民间的姻亲方式,构建了世家在朝堂上的绝对话语权。当年李氏为了平衡原来的贵族,于是与幽州范阳上官氏姻亲,将这个八大姓末尾的地方大姓带入华京,作为制衡南方大姓的方式。

可三代之后,上官氏盘踞朝廷,与其他世家千丝万缕,反制皇权,李明便意识到,这种以世家平衡世家的弊端,于是便从前朝的经验中,重开了科举制,想通过这种不拘于家族选拔人才的方式平衡朝堂。

李明强行开科举,但世家也有自己的法子,且不说这些普通的寒门子弟能不能考过科举,就算考过了科举,每年几百位举子的官位安排也是吏部一手操办,全放到又苦又累又没前途的位置上去就是了。

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