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6 无药可救的八旗(第2/3 页)

大清隐龙 心净 2161 字 2024-02-27 10:08:16

小心翼翼的,还是跟个懦弱无能的皇帝好啊,大家一起贪污,就连御膳房都贪皇帝的银子,皇帝知道了也干没辙,这多好啊。

所以说,同治帝的帝党复兴一定会激怒所有的八旗贵胄!

烂到根子里的八旗群体天生的就反对集权,这已经成为了一个‘蟹桶效应’什么是蟹桶效应呢?

就是在海边的捕蟹人,他带一只没有盖子的桶子,抓到一只螃蟹就往里一丢,也不用盖上盖子螃蟹也跑不了。

是因为蟹桶边缘很光滑吗?其实不是的,蟹桶很普通,任何一只螃蟹都能轻松的爬上去,但是别忘了螃蟹这种横行霸道的家伙可不懂什么文明礼让。

半桶螃蟹你争我夺都要往外逃,这个爬上去,那个就拖住了他的脚也往上走,然后第三只也上去了,最后一起都掉到桶子底部。

就这么相互掣肘,相互纠缠,相互捣乱,结果蟹桶不用盖盖子也不用人看着,半桶螃蟹基本上都逃不出去。

这就是蟹桶效应,而晚清的官场其实就是这样,八旗和汉臣们就是一只只的螃蟹,相互盯着对方一个个跟乌眼鸡一样。

就说西山大营这三万新军吧,指挥权给谁?其实给谁都不行……给奕?了奕譞乐意不乐意?给奕誴了礼亲王高兴吗?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所有人都对外人抱有极大的戒心。

因为八旗军事集团中就有这种基因,他们很清楚谁手上有兵谁就是大爷,就是祖宗,有权利了他一定会欺负别人压榨别人。

你防着我,我害怕你,全体朝臣如麻杆打狼多头害怕,结果最后就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坐拥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清国,最后的军事力量却要靠汉人的北洋来撑场面。

同治之后八旗再无强军,归根结底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所有的八旗贵胄们打心眼里都希望有一支强军,但是还都不希望别人有这支强军,都希望是自己拥有这支强军。

越是这样想,人们之间的猜忌也就越大,猜忌越大就会更加掣肘,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想好,但是谁都好不了。

可见,晚清灭亡其根源早在建国初期就已经埋下了种子,争权夺利的八王议政思想死灰复燃,才是清帝国走向绝路的一个重要因素。

想通了这一点,也就能想通历史上甲午战争北洋的失败了,在甲午之前北洋所有增添战舰、快炮、弹药的申请全都被驳回了,甚至北洋水师烧的都是最垃圾的碎煤块,而日本海军则烧的全是高热能的白煤、无烟煤。

这种现象绝对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