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9章 【少帅拜师(下)】(第2/5 页)

大世争锋 水鬼游魂 950 字 2024-02-22 08:23:57

根基。

而原本盛京将军府管辖区内,满族的统领都是手握重兵的本土派,各地都是遥相呼应,几乎是铁板一块。难以重用。

一旦重用这些人,很容易被架空。

听着听着,徐世昌微微闭上了眼睛,坐在太师椅上。颔首微笑:“不止这些吧?”

“如果没有日本关东军在东北的驻扎,民族融合并非难事。只要给予一定的合理要求,尊重对方的习惯习俗,就算是有矛盾。也不会影响大局。但是关东军驻扎在长春之后,很多事就变得复杂起来。尤其是在南部的前清贵族,失去了权力和世袭官职之后。不得不从事商业等活动来获取生活的来源。而很多官员习惯了衙门的生活,很难适应商场的竞争,一旦经营不善就会心藏怨恨,把责任归结到民国的建立上来。”

“加之日本人和俄国人都在东三省有利益,随着俄国在东北的利益越来越小,短期内就能解决,实现邦交正常化。而日本绝对不会甘心失去东三省的实际利益,肯定会挑唆那些失意之人,难免会出现民心不稳等社会问题,引起恐慌。一旦开展,仅东三省恐怕难有胜算。”

……

张学良在徐世昌不断地示意下,说了足足有半个多小时。可徐世昌翻来覆去就一句话:继续说。让他郁闷的差点跳起来喊冤:“我就知道这么多!”

等到张学良搜肠刮肚之后,沉默下来,徐世昌才睁开眼睛,眼神宛如鹰隼一般锐利,透着精光,根本就看不出这是一个六十多岁老人的眼神。而徐世昌开口的第一句,就让张学良有些惊慌失措:“眼下的局面,我也是有些责任的。”

徐世昌说这些话,是有替代盟友揽过的嫌疑,当然也可能是故意为之。

一两句话是无法磨灭他在民国政坛的功绩的,袁世凯能够登上大总统的宝座,都是他在后背的谋划。尤其是用四两拨千斤的办法,将孙大先生的功劳弱化,不得不让袁世凯担任大总统,就可见他的深谋远虑。

只是民国国运不佳,也错不在他的身上。

袁世凯,段祺瑞都是一意孤行的主,特别有主意的人,他们怎么会是听劝的人?

出卖东三省权益,也就是从这两人开始的。徐世昌最多就是没有据理力争而已,民国成立之初,他拒绝袁世凯的提名,出任总理。而是因为自己是清廷旧臣,闲赋在家,数次招揽都被拒绝,在满清贵族、清朝的遗老遗少的心目中,着实获得了不少的好感。

他上台,也是继黎元洪和冯国璋之后了,那时候的国运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