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1章 说客,也是一门学问(第2/4 页)

又是拍照又是录视频。

之后,还联系死者家属以及伤者,采访事故过程,打听真相。

襄安市委宣传部获悉后,迅速上报市委。

商波对这种行为非常气愤,指示公安部门迅速介入,以混淆视听、恶意煽动对立情绪,制造负面影响等罪名,将两名记者关押起来。

事后查明,一男一女两名记者是从京城而来。

所在报社不出名,但其中女记者的身份却不简单。

她叫袁小沫,是袁顺强老家没出五服的堂侄孙女。

袁顺强对老家感情深厚,别说亲戚关系,就是普通村民有事找他,都会热情款待。

这种感情,随着他年岁增大,表现尤为强烈。

袁顺强从小失去双亲,是靠村里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

他高升之后,多次给家乡争取项目,修路、建桥、兴建学校,凡是能够给家乡人谋福的事,袁顺强从不含糊。

袁小沫被襄安公安部门关押的消息,通过其所在报社迅速传到袁顺强的耳朵里。

袁顺强在纪检部门工作多年,深知襄安市公安局粗鲁行为,属于严重超越法律权限的乱作为、胡作为。

一个电话,告状到京城主管领导那里。

袁仲翰闻讯后同样非常气愤。

把电话直接打到毕太彰的办公室,言语中充满质疑口气。

别看他只是京城纪委的副部长,但其身份特殊,毕太彰也得让他三分。

接二连三接到京城电话,把毕太彰惊得心惊肉跳。

搞什么嘛!

按住葫芦起了瓢。

>最新章节!

瓢。

农贸市场的问题还没出结果,擅自扣押记者的事情,又给京城留下不好印象,这是嫌毕太彰过得滋润么。

厉元朗来之前,毕太彰已经把商波大训一顿,差点又摔了杯子。

商波只能一个劲儿的检讨,不停道歉。

他哪里知道,袁小沫和袁顺强有亲戚关系。

不能是同一个姓氏,就胡乱联系吧。

事已至此,捅了篓子的商波只能自认倒霉。

毕太彰唉声叹气,使劲瞪了商波几眼,极不耐烦的冲他挥了挥手,“你先回去,我和元朗同志有话要说。”

“是。”商波唯唯诺诺的退出办公室。

“都什么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毕太彰无可奈何发着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