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7章 北伐计划的备份(第2/3 页)

狠宋 txt 下载 比萨饼 353 字 2024-06-12 12:49:02

此绝了继续北伐的希望。

在他之前的几场北伐,亦都是惨淡告终。

一、在东晋刚建国时,旅居在京口的祖逖就曾率军北伐,他攻克了江淮的一些据点,最后以寿春为基地进行抗战,直到祖逖身死都没有得以冲出两淮。

二、东晋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开始,东晋以殷浩为首组织了三次北伐,最后全失败了,最北勉强抵达了许昌。

三、东晋永和十年(公元354年),东晋权臣桓温以长安为目标发起北伐,到达灞上,距离长安只有一步之遥,但仍然失败而回。东晋太和四年(公元369年),桓温以前燕为目标发动北伐,再次失败。

王坚与刘整原本大头兵出身,历史不熟,后来在孟之祥的军事组织里,认真进修学习过历史,知道南朝数度北伐的过往历史,刘整轻抿嘴唇,摇头叹息道:“难呐!”

王坚深有同感,他作为大明北伐攻略的主推手,全面掌握各方面的情报,知道南方北伐大多失败的真相就隐藏在中国的战略地理中。

南方势力的政治中心通常在建康(应天府、金陵、石头城),南方势力的落幕往往以南京失守为标志,因为南京失守后皇帝逃无可逃,浙江两广等地依然属于边缘地带,远离主流文明,皇帝到了那里基本就丧失了对中原的影响力,而荆州是四战之地,四川更只是割据之地。可以说南方文明就是建康文明。

而北方就复杂很多,缺乏一个像建康一样,可以一锤定音的地方。

如刘裕可以攻占长安,但是在河西走廊、山西、河北仍然有大量的抵抗力量,只要刘裕稍一松懈,这些力量就会把他赶走。

如果你想占领洛阳,就必须占领山西高地,否则就会受到山西敌人居高临下的打击,而一旦攻下山西,就必须进攻塞外,取得太行山与燕山交界处以大同为首的各个要塞,否则就会面临塞外胡人的打击,而一旦攻下大同,就必须占领幽云地区,以获得整个燕山地区作为屏障,而守燕山就必须守辽西。

北方就是这样,“既得陇复望蜀”这句话用在北伐上特别贴切,不是因为贪婪,而是北方形势环环相扣太过于复杂。而南方势力往往没有这么强的战争底蕴,因此后世的北伐更多只是陷入对某个城市的争夺,待到战争资源消耗尽了也就只能撤军了。

南方在进攻上容错率低,在防守上也是如此,对于北方势力而言,即使一时不敌,也可以让出华中、华北大平原,回到山西、甘肃等高地上固守,等待南方疲敝,再凭借居高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