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卓荦奇才,济世之器(第2/4 页)

盛唐风月萧嵩 府天 519 字 2024-02-22 11:41:18

!那杜十九就算小有名气,终究只是后辈,我等可都是久负文名的前辈!”

自古文无第一,说的就是文人之中的这种竞争心理,因而门下省左拾遗杜士仪的这一封献书,固然让此前那上书的处士无言以对偃旗息鼓,却也激起了门下省左拾遗和中书省右拾遗之间的竞争心理,但凡有事要谏诤,两边几乎必要龙争虎斗,写上好几篇有条有理的文章斗个输赢。自然,杜士仪当仁不让地充当了这么一个急先锋。旁人只知道他年轻气盛,锐气十足,只有他自己知道,倘若在谏臣之上韬光养晦,那还不如立刻卷铺盖滚蛋算了!

贞观之治名垂青史,这其中唐太宗和魏征那一对君臣更是后世传颂的典范。要是魏征不谏,他的风头能盖过李世民身边的璀璨群星?

五日一疏,十日一奏,单看这种高密度的奏疏数量,兴许会让人觉得杜士仪必然整日埋首于纸堆中辛苦异常。然而,要知道门下省光是拾遗就有正员和员外官总共八个人,每日的各色制敕等等从手头经过,大多数都是不需要太过留心的,需要封还和谏诤的只是极少部分,再加上多达上百的吏员班子都是精干而有效率的,因而相形之下,和从前在万年县廨相比,他的日子反而更逍遥一些,有时候还能清闲到随手抄录那些文词优美的诏敕。若非轮值,午后就能回家悠闲会友赏春,不过对于他来说,这种闲工夫倒少,因为他得费神替杜十三娘悄悄预备嫁妆,还要督促崔俭玄苦练策论。

毕竟,明经科和进士科不一样,进士科更重诗赋,明经科则更重帖经和策问。

转眼间已经三月,杜士仪任左拾遗将近一个月,倒也习惯了早起上朝,午后就休息的日子。这天午后,他正在评点崔俭玄那一篇策论,突然只听得外间传来了杜十三娘的声音:“阿兄,十一郎君,有客人来拜,自言是太原王仲清!”

这个字号陌生得很,杜士仪闻言一愣,一旁的崔俭玄支着下巴沉吟片刻,也对他摊了摊手表示一无所知。面对这种情况,尽管杜士仪想到近来访客越来越多,一多半都是自荐抑或是来攀关系的,可甄别着实是一个大问题,他只能丢下手中那一卷文章到了门前,对杜十三娘问道:“来人就只说了这么多?”

“是赤毕在前头接待的,我正在替阿兄整理新买的那些书呢。他说是一位官人,并非那些应试举子。”

杜十三娘这些天也是应付访客应付得头疼,大多数人都被她直接挡了,只有实在不得不见的方才会引来给杜士仪。此刻她看到崔俭玄也跟着杜士仪后头出来了,却是还大模大样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