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6章 可怕后果(上)(第2/4 页)

“元朗同志,金石瀚巧妙伪装,蒙蔽了组织双眼,使得我偏听偏信,对你产生误解。我要向你诚恳道歉,我错怪你了。”

面对毕太彰郑重其事的表态,厉元朗宽宏大量的表示说:“毕书记,您不要自责,这件事不能怪您,是腐败分子太过狡猾,利用您的善良,挑拨我们的关系,以达到为其谋私的阴险目的。”

“这次反腐行动,是在省委和您的部署下,全省各部门齐心协力,取得一场胜利。您在其中运筹帷幄、驾驭全局,功不可没。”

“您领导的宁平省委,在这场风暴过后,一定会尽快走上正轨,使宁平的未来更具活力和竞争力。在您手下工作,是我的荣幸,更是我学习的机会,令我受益匪浅。”

这番肉麻的奉承话,反而让毕太彰十分受用。

其实,金石瀚落马,毕太彰的压力很大。

毕竟在此之前,他对金石瀚十分信任。

好在他及时醒悟,在关键时刻,选择站在正义一边,没有袒护金石瀚。

要不然,毕太彰肯定受牵连,能不能还留在宁平省书记位置上,都是未知数。

通过彻底铲除金石瀚一伙蛀虫,毕太彰和厉元朗的误解烟消云散,不再视厉元朗为他的潜在对手了。

消除误会,气氛一下子变得和谐起来。

毕太彰意味深长的说道:“金石瀚和曲民都是省委常委,他们落马,上面会派来新同志顶替。可谢彦东、赵昌化等人的空缺,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

“前一阵子,我曾有调整全省干部的打算,可觉得时机不成熟。先伦部长曾经提过两种方案,一种是调整三分之一,另一个是三分之二。”

&nbsp... -->>最新章节!

p; “元朗同志,关于这件事,我想听一听你的意见。”

观察毕太彰的眼神变化,厉元朗便清楚毕太彰倾向于第二种。

这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厉元朗给出的意见是这样。

经历金石瀚的事情,他认为有必要对全省干部进行一次大范围的调整。

原因有三。

其一,通过干部调整,进一步摸清金石瀚的余党,进行处理。

其二,干部轮岗交流,筛选出年轻的后备力量。让有能力、有水平的年轻干部顶上来,使得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

其三,这样也能有效的防止拉帮结派,不至于形成团伙势力,影响全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