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节 打造前敌基地(第1/4 页)

大国崛起1857 狂人阿Q 248 字 2024-03-12 07:07:38

陆云起对自己的兵力很不放心,但他依然无法拒绝这次任命。

他所担心的锋锐问题,其实并不是一个问题,因为邓世才并没想过用他的锋锐,他留陆云起在加州剿了一年的抵抗军,目的就是要磨平他身上的锐气,在美国这里作战,邓世才不想用那些锐气十足的将领,他需要的是一批有韧性的将领。

与陆云起一同出击的马有为身上的锐气就多了很多,马有为这次将负责带领三万明军和印第安人混合骑兵,沿着科罗拉多河北上,直接进入美国广袤的大平原地带,因为马有为身上有锐气,所以他就要用马有为身上的锐气作为尖刀,在美国大平原地带乱搅一气。

他问过马有为对进攻美国人的看法,跟陆云起不同,马有为没有任何顾虑,他认为明军必胜,问他为什么,他说明军战斗力更强,单兵素质更好,基层军官更优秀。

他还拿出毛琦评价普法战争法军的话来做说明,毛琦说,“我们胜利的秘密在于腿,成功源于行军与机动。法国人知道普军的战术,但他们不愿学,实际上,也不能学。分割成小单位行动需要士兵有高度的自律性和自觉性,需要下级军官充分发挥能动性——经过教育和爱国主义洗礼的普鲁士士兵能做到,而第二帝国的兵痞做不到。”

马有为认为,经历过越南战争的明军基层军官和士兵更能发挥主动性,这是他之前在作战中体会过的,在一定规模的遭遇战中,明军部队打的更出色,而美军却往往显得不知所措,应对失当,要么是在优势兵力下不知进退,让小股明军成功脱身,要么是在劣势兵力下没有审时度势,本来能逃走的却被明君歼灭,打到目前为止,明军跟美军的战损比维持在一比三的比例,每消耗一个明军,必然让三个美国士兵付出代价。

所以马有为依然主张进攻,哪怕美军占据绝对的兵力优势,他也希望能通过运动战,在运动中调动美军,制造机会分化歼灭。

马有为的战术未必不值得一试,未必不能成功,但是有风险,邓世才不希望有任何风险,因为他知道,在这里作战,他承担不起任何风险,美国人可以用三个士兵换一个大明士兵,但是大明现在换不起。

如果是在越南战争的时候,他肯定会同意马有为的战术的,但现在不行,现在他需要用陆云起这种顾虑重重的将领,也许这种将领会因为犹豫而错失良机,但却不会轻敌冒进而导致崩溃,他现在需要的是廉颇,不是赵括。

陆云起并不知道邓世才对他给予的厚望,他只知道自己现在很麻烦,他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