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节 顺化战役(2)(第1/4 页)

大国崛起1857 狂人阿Q 248 字 2024-03-12 07:07:38

战斗打的并不顺利,大明軍队的手段不多,无非是用大炮强攻,步兵冲锋或者土工掘进,用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老招数。

普法战争之后的法军,对密集的炮击已经有了经验,不会像当初那样,在克虏伯大炮的轰击下就能投降,况且普法战争后他们的大炮也不差,明军在炮战中并不能取得绝对优势,于是一次次进攻无功而返,空留下了一地尸体。

但法军的反击也没什么效果,因为他们反击的手段同样低劣,排着整齐的墙阵,如同火绳枪时代一样,向前齐步走,结果只能是一茬茬的死在机枪之下。

这样在顺化的旱季相互攻守了一个月之后,双方士气都低落了下来,重新开始对峙。

前方的战况不断的汇总到后方,朱敬伦不断的阅读战报,听取相关人员的意见。

梅启照主张长围,他认为古之攻城,多半以围困建功,法国人的营盘稳固,不是短时间能攻下来的。

但陆军司主事邓世才认为,长围对方完全没有意义,因为到目前为止,明军都无法切断法军交通线。

顺化跟西贡有铁路相通,南圻地区的粮草源源不断,传统的围城困不住法军。而且他们在可以通过岘港和顺化的铁路,走水路运输补给,水陆交通线都在的情况下,如何长围?

讨论的结果认为,不切断法军交通线,就不可能彻底包围他们。

法国为了保证交通畅通,沿着铁路线打造了数百个据点,都以钢混结构碉堡为核心,配备少量士兵就能保护铁路线,要切断铁路交通,就要打破这些据点。

于是战斗方向从正面主攻,转向拔出法军外围的要塞和据点,最后切断法军交通线。

顺化战役进入了第二阶段,双方都放弃了在正面战场上打垮对方的目标,转而开始围绕交通线展开了争夺战。

结果大明突然发现,战况突然就变得对自己有利了,不是明军突破了法军的防御攻占了铁路线,而是随着大明陆军从内测南下,试图迂回夺取交通线后,法军不得不分兵进行防御,也沿着铁路线向南布防,大明的攻击线往南伸展,法军的防御线就必须往南伸展。

但法军总兵力不过四十万,尽管将绝大多数都调集到了顺化,可是西贡是不可能不留守的,因为南圻地区也绝非太平,当地也有越南起义军骚扰法军。

大明则占据绝对的兵力优势,之前法军还能依靠顺化的防御工事收缩防守,现在则不得不分兵阻截明军,兵力立刻就显得捉襟见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