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节 兵工厂私有化(第1/5 页)

大国崛起1857 狂人阿Q 248 字 2024-03-12 07:07:38

朱敬伦认为,政府最不该经营产业,因为政府一旦牵扯到经济利益之中,政府极其倾向于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利益,从而带给竞争者不公平,严重影响市场的竞争,因为政府是一个制定规矩的机构,他如果既当裁判又当参赛者的话,必定有制定严重不公政策的倾向。

深思熟虑之后,朱敬伦还是决定要卖掉铁路公司,尽管后世大多数国家的铁路都是国营,可那是因为铁路的时代已经结束,铁路已经无法在带来资本利益,私人无法经营的缘故。在这个时代,铁路可是一项绝对优质的资产,铁路的资本积累,也算是民间积累之一,政府要这些积累做什么,政府需要钱,大可以通过税收和借债来获取,政府如果介入盈利性商业来捞钱的话,还要商人做什么?

虽说要卖,但铁路公司牵扯太大了,怎么卖,卖给谁,这都需要细细思量,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章程。

更何况有人根本不希望铁路公司卖掉,陈芝廷不希望,郝可久更不希望。

铁路公司是一只下金蛋的母鸡,但这只母鸡是兵工厂养起来的,郝可久早就将铁路看作是兵工厂的资产了,根本没想过还有人敢动兵工厂的蛋糕,铁路公司从修建到运营,全都是兵工厂的人员在操持,甚至连投资都是郝可久用兵工厂的资产抵押借来的商业贷款,现在贷款才都还没有还清呢,官府竟然就要卖掉铁路公司。

这让郝可久很愤怒,可是要卖铁路公司的又是朱敬伦,是大明的皇帝,郝可久就只有感到心凉的份了。

人一旦心凉,就必然要有所动作,郝可久决定辞职。

郝可久辞职,朱敬伦感到殊为可惜,他虽然对郝可久的经营理念并不完全认可,比如郝可久经营兵工厂后,兵工厂并没有起到当年想要通过这个机构进行技术扩散的初衷,民间的技术扩散最后还是工部引导的,兵工厂反而成长为了一头压迫民间产业发展的恶霸,但朱敬伦得承认,如果不是郝可久经营,兵工厂不会变成一只下金蛋的鸡,反而会成为政府一个甩不掉的包袱。

在换一种看法,郝可久管理下,兵工厂的技术人员没有大量流失,这本身就是一个企业经营稳定的标志,是一种成功,而不是失败,兵工厂确实为工业技术的扩散没有发挥作用,可兵工厂本身却发展成了一个工业巨头。

也就是说,如果不赋予兵工厂太多社会责任,也将兵工厂看作是国家的工业力量的话,那它无疑是成功的。

所以郝可久要辞职,朱敬伦还是颇为遗憾的,当年一群瑞典技术人员要走,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