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节 东亚霸权(第1/4 页)

大国崛起1857 狂人阿Q 248 字 2024-03-12 07:07:38

向德宏代表琉球王,带着丰厚的礼物,率领上百名琉球官员,跪在大明皇宫之前。

可大明皇帝就是不接见他们,因为皇帝表示,不想再像过去那样,让大明以高过琉球的地位来确立两国关系,两国之间的关系已经很明确了,就是以国际条约保证的,平等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向德宏在借兵复国之后,在琉球已经是一个传奇人物了,将来即便是中日朝越的史书,恐怕也都少不了他一篇传记,单论故事性,是可比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谋士了,至于里面的各国政治图谋,小说家是不会感兴趣的。

这种传奇人物,更是要维护自己的传奇之名,他是力主琉球王转向大明称臣的首倡者,可是琉球传递国书向大明称臣之后,大明竟然拒绝接受,认为两国关系应该平等相待,不需要划分个高低贵贱。

向德宏偏执的认为,琉球就应该谨遵礼仪,此乃琉球存续之道。过去五百年,琉球夹在中国和日本之间,若不是年年向两国纳贡称臣,会苟延残喘至今日吗。日本不义,发无理之兵,灭亡琉球社稷,是大明仗义借兵,帮琉球复国,如此仁义之国,又对琉球有存亡继绝之大恩,若琉球有恩不报,失了大义,还能存续吗?

从这些话来看,虽然借用的是玄而又玄的礼仪来说事,但谁有敢说这不是小国的立身之道,后来的芬兰等小国,不也是夹在美苏两大势力之间,依靠与大国亲近来保存自己吗。

琉球很清楚,他们靠自己早就活不下去了,所以现在继承旧有的惯例,向一个最强国称臣纳贡,才有可能继续存在下去,而大明明显要强于其他国家,至于礼仪上的障碍,向德宏也解释了过去,他认为琉球国先亡后复,已不是过去之琉球,况且琉球也不打算断绝跟满清的关系,过去他们可以在明日、清日之间两属,现在也可以在明清之间两属,这不是不义,而是大义,满清对琉球有两百年庇佑之恩,大明则有存亡继绝之恩,琉球向两国同时朝贡,那是不忘恩负义,而不是首鼠两端。

至于日本,向德宏力主,送了日本一封《绝日本书》,好像古代之《绝秦书》一样,历数日本之无信无义行径,说琉球侍奉日本,如儿子侍奉父亲,日本却屡加侵凌,以大欺小,最后竟要灭琉球之社稷,琉球于日本,无一丝之不敬,日本于琉球无半点之恩惠,琉球不愿与这样的无信无义且残暴不仁之国来往。

琉球王本不想惹事,好容易复国了,踏踏实实过小日子不好吗,奈何向德宏威望太高,琉球王都压不住,且有一大群从福健返国的福健籍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