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节 代价并不高(第1/4 页)

大国崛起1857 狂人阿Q 248 字 2024-03-12 07:07:38

发外债一直是深受传统量入为出思想影响的大明官员最抵触的。

如此大规模的发行外债,可以说陈芝廷政府真的已经没有办法才不得已为之。

大明政府已经通过各种方法去筹钱了,比如增加了各种税收,茶叶和生丝的出口退税终结了,茶叶出口税提高到了10%,生丝出口税达到了15%,而且过去一直提供优惠税率的工业企业也开始征收经营税,高达10%,加上交易税等税收项目,大明工业企业所承担的税赋已经达到了销售额的30%。

在工业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的情况下,这种做法让深陷国际经济不景气影响的缫丝业,更加的难以为继,投资办厂的热情早就停止了,甚至出现了工厂大量停工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增加税收,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愁钱,募捐是成本最低的,各种行会、商会是募捐的主力。

大明政府号召,各行各业都出现了募捐行动,但这种募捐却还是不能跟政府行为相比,去年一年也只筹集到了两千万的善款。

政府还通过压缩开支节约资金,陈芝廷带头捐出俸禄的一半,直到灾荒结束。

朱敬伦对此表示了支持,他也宣布皇宫压缩一半的开支,之前每年政府给皇帝三十万两的供养费,这笔钱除用于皇宫中各种设施的维护,支付五百多男女仆役的开支外,只有十万两是用在了朱敬伦一家人的花销上的,对普通人这是一笔巨大的开销,但是对于一个八千万人口的皇帝来说,这已经相当节俭了,跟慈禧太后根本就没法比。

朱敬伦不但压缩皇宫开支,用于支援救灾之外,在今年还开始了拍卖皇室物品来筹集善款。

各种各样的皇宫用品被拿了出来,一大批当年从紫禁城转移到大明的古玩字画,出现在了各地举办的各种拍卖会上,这已经是最后一批清宫藏品了,那些价值高的金银珠玉早就在这些年分批变卖了。

而这些古玩字画则是因为担心被破坏,才一直没有出卖,现在通过大明皇家转手,这就不单单是清宫秘藏,也是大明皇帝的御用之物了,随着这些年大明政府的统治越来越稳固,朱敬伦在大明的声望也与日俱增,他又一直小心的营造自己的威望,不但在大明,甚至在西方也博得了一个开明的名声,所以他头上是顶着明君的头衔的。

现在他的威望,给这些藏品以巨大的增值,经过这么多年开放,工业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外,其实商业领域的积累更多,毕竟是一个八千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