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节 太平军北伐(第1/4 页)

大国崛起1857 狂人阿Q 248 字 2024-03-12 07:07:38

果然李秀成的态度十分强硬,太平军必须驻扎上海,能容许明军进驻已经是他的底线,现在洋人要来他多不能答应,更不用说恢复上海原状,太平军还要撤出的问题。

英国人的态度也很强硬,太平军在这里,他们就无法安心。

互相不断扯皮,而且李秀成根本不跟洋人谈,奇怪的是,他能容许徐荣村见他不叩拜,但不能容忍洋人见他不叩拜,说起来还是偏见使然,看不起洋人。

经过激烈的互相扯皮,一个月之后,洋人和李秀成才互相让步。

英国人之所以让步,是因为他们决心不动兵了,这时候普法战争已经分出了胜负,在9月的色当会战中,拿破仑三世带着八万多法军向普鲁士总参谋长毛琦投降了。

如果战争就此结束,那倒也干脆,可问题是法国皇帝投降了,法国人还无法接受失败,国内发生了政变,资产阶级势力宣布组建了共和国,他们并不打算投降,而普鲁士则决定继续战争,向巴黎进军。

维持欧洲大陆平衡,是英国人的国策,他们不能容许这个外交原则受到破坏,相对于欧洲大陆平衡,上海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他们无法预计普鲁士进军巴黎,会对欧洲平衡造成什么重大挑战,现在他们必须防止普鲁士过于强大,称霸大陆,然后威胁英国,因此英国决定在解决欧洲问题前,绝对不能将精力用到其他方向。

无法武力干涉上海问题,那就只能选择妥协退让。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太平军攻占上海之后,目的是为了这里的财富,所以并没有禁止贸易,可是他们在这里,洋人是不敢来的,结果是一群大明和太平天国本地商人大获其利,太平天国商人主要是做本地生意,而大明商人却在做国际贸易,长久下去,很有可能大明要将洋人的贸易地位取代,到时候即便谈好了,洋人也失去了在上海的贸易地位。

所以英国商人给政府施加了巨大的压力,最终英国政府决定尽快让步,让本国商人尽快恢复利益。

英国人放弃要求太平军撤出上海的要求,但是租界中依然不能驻军,太平军只能驻扎在县城一侧。

至于明军的驻扎地,几方经过妥协之后,都接受了明军驻扎在英美租界和上海城之间,也就是原来法租界的位置。

显然在各房妥协之下,法国人的利益被出卖了。

至于法国人会不会答应,现在的法国政府自己都顾不过来,到时候再说吧。

当然让李秀成和洋人让步的条件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