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节 捣毁机器运动(第1/4 页)

大国崛起1857 狂人阿Q 248 字 2024-03-12 07:07:38

朱敬伦很快就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了,不能光责怪老百姓的嫉妒心理,主要是自己推出的这些制度,确实根本就没什么作用。

广府银行成立之初的目的是推广纸币,所以朱敬伦直接以权力给了广府银行在广東境内的独家纸币发行权,广府银行的纸币就是广東的法定货币,后来大明建立之后,广府银行纸币直接变成大明的法定货币。

这种带有央行色彩,主要业务是印刷纸币和帮助政府承销债券的银行,如果还能赔钱,那就没天理了,事实上由于朱敬伦的厚实家底,加上后来收购了汇丰银行,做足了准备,通过汇丰银行的渠道,广府银行的纸币推广顺利,不但在大明流通开来,甚至在上海等口岸,都是最主要的流通货币,其他银行的银行券根本就无法竞争,去年上海金融危机之后,麦克莱恩离职之前,通过收购在中国的外资银行,更是彻底的终结了这些银行发行银行券的业务,用广府银行纸币替代了这些银行发现的银行券,现在广府银行纸币甚至渗透到了清廷内陆。

截止目前为主,广府银行尽管本着稳健经营,以推广为主的理念,也已经发行了八千万两的纸币,无形中相当于增加了八千万两的资本金,通过贷款给其他银行,甚至仅仅是提供授信,每年就是好大一笔利润,掌握了货币发行权的银行,自然利润丰厚。

利润丰厚,就能高薪聘请人才,哪怕是学徒,也可以吸引到那些学校里最聪明的学生。

在这种高薪银行中工作的人,也确实不是普通意义的职员,即便是最穷的学徒,在三年学徒期间,每个月也有二两银子的薪水,比普通行业下苦工的工人公子还高。

所以朱敬伦还在银行推广他的理念,就如同后世的国有银行给员工增加福利,势必也无法赢得外人的好感一样。

说白了,在不需要的人身上试验新制度,太形式主义了,完全为了推广而推广。

看到外界的回馈情况之后,朱敬伦很快就进行了反思,知道自己想的太简单了,但是他并不气馁,新制度的推广,不可能那么一帆风顺的,后世日本人也不是一瞬间就建立起了他们的管理制度,那都是慢慢一步一步摸索出来的,这才只是第一步而已。

但是朱敬伦看到,在银行是行不通了,而且必须是真的找一个完全能起到作用,真真正正技能让员工受惠,又能让企业得利的企业。

朱敬伦很快就想到了工部尚书陈启沅家的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

继昌隆缫丝厂尽管是工部尚书家的产业,但是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