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节 压力重重的宰相(第1/4 页)

大国崛起1857 狂人阿Q 248 字 2024-03-12 07:07:38

陈芝廷带着龙元喜和伍崇曜坐在朱敬伦的书房里,这里是过去的广州巡抚衙门,朱敬伦的皇宫定在两广总督府,但是那座府邸英法联军攻打广州的时候就炸毁了,现在已经找人清理废墟,但要住进去还得好一阵子,所以朱敬伦这个皇帝显得有些寒酸。

陈芝廷有些拘谨,尽管他跟朱敬伦已经很熟悉了,在朱敬伦经营新安的时候,他就跟随朱敬伦了,可是过去的陈芝廷更是以一个乡绅,一个举人,一个手下的身份跟着朱敬伦的,但现在他是以一个宰相的身份面对一个皇帝,这种新的身份,哪怕过去了半年天气,他依然还无法做到从容。

不从容,是因为他始终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他始终觉得自己不合格。

他爬升的速度太快了,这跟朱敬伦手下实在是没有人才储备,才不得不不断的破格提拔官员有关,感情上陈芝廷是感激朱敬伦的,这是知遇之恩,对于一个文人,恩莫大于此,可正因为这样,他就更是不安,朱敬伦恢复宰相制度,还让他当宰相,这是将国家托付给他,可是他觉得自己实在是做的不好。

陈芝廷缺乏经验,他自己都明白,他最大的执政经验,就是跟随朱敬伦经营新安的时候,可那时候他职位是县丞,虽然朱敬伦放开手让他管县政,他的经验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县令,

即便是这个县令,他当初主要扮演的,还是一个拖后腿的。

朱敬伦想尽办法在洋人、广東文官集团和当地乡绅几大势力之间玩平衡,才在新安建立了一些重要的基业,比如修建了兵工厂,组建了数量庞大的乡勇。但当时陈芝廷对这些基业并没有太重视,因为当时他也没想到朱敬伦后来会当皇帝,当朱敬伦招募洋人建军械所的时候,他就很不满意,多次劝阻,当朱敬伦在新安修建交易所的时候,修建港口的时候,他都以一个乡绅的观念表示反对过。

现在看来,那些东西是朱敬伦最大的资本,军械所是兵工厂的掩护名字,因为军械所,朱敬伦的军队中拥有了精良的洋枪洋炮,交易所则是朱敬伦的钱袋子,有了交易所,朱敬伦才吸引到大批商人来交易,收到了大批的税收,建港口同样是这个道理,但当时的陈芝廷,全都表示了反对。

此时的陈芝廷,跟过去的位置不同了,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了,而且周游列国,让他思想潜移默化发生了改变,这个改变不是当时就形成的,而是在回国后不断的思考西方国家的各种事务慢慢转变的。

尤其是现在当了宰相,他的心胸跟过去的书生、举人完全不同了,过去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