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节 纷至踏来(第1/5 页)

大国崛起1857 狂人阿Q 248 字 2024-03-12 07:07:38

《和平及贸易善后总章程》签订了,关于广東省一直以来的所有悬案全部解决,谈判自始至终都在朱敬伦的引导之下,他当然要获得最大的利益,可以说这份章程的出台,最大的好处是为新安的发展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新安就是后世的深圳,这里的发展潜力毋庸置疑,优良的港口条件,控扼珠江咽喉的地理位置,整个中国比这里地理位置好的地方屈指可数。

只不过这个时代,新安的深水港优势还不明显,因为海船可以直达广州,所以短期内,朱敬伦必须打造其他优势来奠定新安的贸易地位,将广州的贸易接引过来,就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章程签完了,但是关于章程的事情并没有这样结束,这虽然算不上什么条约,但依然是有法律效应的,是应该执行的,朱敬伦可不是满清皇帝,完全把条约当成缓兵之计,所以朱敬伦谈判的时候比满清官员认真,因为他是打算认真执行的。

将签订的章程原本送去广州,这得朱敬伦亲自去送,因为其中有相当敏感的内容,比如那些俘虏问题。一般情况下,抓到那么多俘虏,柏贵这样的官员恨不能全都送去京城邀功,然后皇帝会全部砍了献祭太庙,向祖宗汇报自己的功绩,如果真的这么做了,朱敬伦确信,洋人的军舰会再一次兵临广州,所以他最紧要的是说服柏贵放弃这个功劳,释放那些俘虏。

以为要颇费一番唇舌,可没想到的是,柏贵并没有多少犹豫就一口答应了,其实朱敬伦还是没有彻底摸透这时代的朝堂,假如柏贵把这些俘虏都给了咸丰,咸丰未必高兴,因为这等于给咸丰出了一道难题,砍了脑袋献祭爱新觉罗的祖先确实提气,可洋人铁定要找麻烦,到时候咸丰也不好办,尽管表面可能还要赏赐,心中却会恼恨柏贵。因此这是两面都不讨好的事情,柏贵绝对不会做,当然放了这些俘虏,又会惹来非议,肯定会被清流弹劾他。

相比皇帝的恼恨,柏贵就不太在乎清流的弹劾了。

接着朱敬伦又详细的向柏贵汇报了章程的主要内容,将专业的个别内容向他解释一番,如引水权这样的专业词汇,柏贵这样的官僚不可能了解。这份章程的总内容柏贵还算满意,尤其是在他刚刚收到朝廷委任之后,朱敬伦就谈成了这样一份怎么看表面上都无损国格的章程,无异于给他送上了一份大礼,而且其中有些内容,在柏贵看来,是能大做文章的,比如那个俘虏伙食费的问题,虽然明确说是伙食费,但这毕竟是第一次洋人给大清掏钱,柏贵觉得这很有文章可做。

“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