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8章 机场(第2/3 页)

开启我的边疆军垦生涯 大强67 499 字 2024-03-15 05:29:49

军垦城已经意识到环保这一块,塑料厂已经转移出去很大一部分。那些再生产品基本已经转去了东南亚一带。

只剩下一个地膜厂和管道厂。汽车塑料件厂在汽车城那边,早就不在连里了。

至于新建设的炼厂,更是跟军垦城隔开了一段距离。

本来计划着战士钢铁厂也要搬迁的,结果最后都舍不得,这是军垦城最初的缔造企业,基建连的老兵们都不让搬。

最后工厂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减排设备,把钢厂的污染减到了最低。

炼厂的位置靠近边境,就是在魏全友巡边的那个地方,这么大的工厂建在那里,魏全友的使命也算是完成了,他比叶万成大,等工厂投产他也可以正式退休了。

叶万成跟他沟通几次,人家就是不回来。按照他的话说:“除非是他彻底走不动了,不然绝不会离开离开边界线。”

经过住院治疗后,他的风湿也好了很多,加上女婿每天跟他一起,叶万成也就没有勉强他。

赵玲儿的父亲赵主任今年就会离休了。戎马半生,终究要卸甲归田。

老两口商量着,离休后搬去老家住。

家乡那边父母虽然不在了,但是兄弟姐妹和发小们很多还都健在,所谓叶落归根,一把老骨头还是埋回故里吧。

机场既然已经批了下来,自然就得牵扯到飞机的事情。目前国内还没有生产飞机的能力。只能是向外面购买,而这方面的霸主无非是播音公司和欧洲的空客。

不过这两家公司都是以大型客机为主,而军垦城机场不过是支线机场,所以主要机型以一百座以下的小型客机为主。

虽然原则上机场属于航空管理局,但是如果地方政府有钱,愿意补贴并且出资,那么管理局巴不得呢。

叶雨泽思虑再三,决定这飞机也去俄罗斯想办法,毕竟这个国家虽然在轻工业方面差一些, 但是在重工业方面,那也是妥妥的霸主,特别是飞机。

他先给杨革勇打了电话,这家伙最近一直在莫斯科。如今莫斯科的华人圈子越来越大了。杨革勇在里面俨然成为一个大哥级人物。

虽然论起背景,肯定一些人会超过他。但是他在莫斯科时间长,关系多。这些已经不是靠在国内有背景就能做到的,毕竟那是俄罗斯。

如今输油管线的工程一直在进行着,预计是今年年底架设完成。主要是管线本来就已经通到阿拉木图了。

阿拉木图到阿拉山口才三百公里。而到了阿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