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第1/6 页)

余烬 卿淅 89 字 2024-02-18 06:45:38

林修将询问的进度汇报给孟雪诚,孟雪诚没多说别的,只是让他们先下楼开会。

人齐后,孟雪诚将蔡霏给的名单交给了傅文叶跟江玄青,让他们尽快查明并且核实死者的身份是否跟名单上的人吻合,接着他复述了一次蔡霏的口供。众人的脸色渐渐苍白,秦归捏在手里的空矿泉水瓶已经被他扭成麻花状,等孟雪诚说完后,他咬着牙问:「学校里几千个学生就这样看着?没人去帮她?这他妈的……」

「旁观的人越多,越不会轻易给出帮助,这是典型的社会现象。他们知道欺凌者的势力有多大,所以每一个行动都必须经过反复的思量,免得自己变成下一个安若水。当大部分人没有采取行动,那些单独的个体自然会采取不介入的态度,这是由周围环境跟团体压力共同产生的从众行为。」苏仰平静地说着,这些话听起来很公式,却直白地呈现了安若水所面对的绝望。她多想有人可以帮她,多想有人可以救她,可自己的同学、室友,全都游离在她的空间之外,淡淡地看着这一切。

秦归握着拳:「他们不会内疚吗?一点同情心都没有?不强求他们明面上去帮安若水,那怕是找个机会把这些事情说出来,安若水可能不用死!」

苏仰摇摇头。

秦归接触案子的经验不多,想法总是朝着好的方向,认为如果做了点什么,就能阻止些什么。可事实上,更多的是无能为力,无补于事。

「他们当然会产生内疚感,只是这种情绪会跟在场的所有人共享,个人责任就会相对减少。」苏仰看了秦归一眼,答道:「这就是为什么半数以上的校园暴力案件都拥有旁观者行为失范的特征。」

之后林修、秦归跟张小文三个人分别将安若水同班同学的笔录拿了上来,这个结果不出苏仰的所料,当提到安若水的时候,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张小文也将先前的疑问提了出来,为什么他们沉默得那么有默契,有没有可能是串通好的?或者说他们也是当年的参与者之一,不愿意将实情说出来?抑或是真的不知情?

「其实他们是在公然否认以及回避那些让他们保持沉默的事。这跟眼不见心不烦一个道理,抗拒特定的信息进入他们的大脑,达到感官封闭的效果,这就是为什么伊底帕斯在最后选择刺瞎自己的双眼。而且比起不知道,他们更像是在刻意克制自己知道某些事,某些让他们觉得恐惧,可怕到无法形容的事。」苏仰逐一看完三个人的笔录,有用的讯息并不多。另外,从宏悦中学的名单上看,没有任何跟乔烟相识或者有关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