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7章 普世价值(第2/4 页)

天朝之梦 大罗罗 579 字 2024-02-22 21:31:30

这文治……”

“什么是文治?”朱济世笑说着,“人人精通孔孟之道就是文治?左卿,你觉得这孔孟之道需要花多少年方可称得上精通?”

“道理当然是一辈子都学不完的……”左宗棠苦笑着摇摇头。“太上皇,老臣明白您的意思。孔孟之道并非实学,无需人人精通,也不可能人人精通,要不然这天下的实事就无人去做了。”

孔孟之道算得上是东方哲学的精华,是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值得花一辈子去研究。但是一个国家里面搞哲学研究的只能是极少数,大部分人,包括官僚政客,也只能做到粗通。如果整个精英阶层把研究哲学当成了职业,绝对是个不可想象的社会,

而中国社会的宋明清三朝就是这样一个社会!而且在整个中国社会的精英们千年如一日的研究的情况下,中国的哲学研究其实也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就,反而造成整个社会的思想被禁锢在牢笼之中。

如果要在国际上寻找类似的例子,大概可以和天主教统治下的欧洲中世纪还有政教合一的真神教世界有的一比。而且儒学实际上也有一位教宗或是哈里发之类的领袖,就是皇帝老子!而协助皇帝统治天下的文官则是儒学的主教或是阿訇,科举则是主教和阿訇产生的办法,同时又是一种传教手段。

而要对这个类似宗教的儒学进行“宗教改革”的最佳时机,就是改朝换代之时。因为没有人能靠一帮儒生去夺取天下,一个新兴王朝的基础必然是武力。所以在王朝兴起的时候,儒学教派的力量最弱,改革的阻力也最小。这也是朱济世成功的将儒学从神坛上请下来,解放了国人思想的主要原因。

当然,朱济世也可以在将儒学请下神坛的同时再扶植起另一个禁锢思想的学派或教派去牢笼天下智士。哪怕就是把马哲搬出来,在刺刀和科举的双重作用下,也照样能让中国的读书人言必称马恩。

不过朱济世当时的想法是将中国社会的精英引向实学和实业,而不是继续考试做官收租的传统幸福生活。因而需要打破人们思想上的牢笼,而非再建立一个更坚固的牢笼。

但是在整个中国社会已经成功走上了资本主义的独木桥之后,适当的洗脑或是价值观教育,还是有必要建立起来的。

大中华帝国必须要有自己的普世价值——对大明王朝的统治和大中华帝国的团结有利的普世价值。而不是美国式的自由民主……呃,自由是可以的,民主也木有问题,但是皇帝老子一定要有!

“左卿,实话和你说吧,王兰卿的哲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