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农民运动讲习班 狂求月票(第2/3 页)

天朝之梦 大罗罗 579 字 2024-02-22 21:31:30

革。不过拿朝鲜地主阶级开刀就没有什么难度了,反正是分人家的地。别说朱济世没有一点压力,就是大明的地主阶级朝臣们也不当回事儿。左宗棠在确信皇帝不会在大明搞土改后,就没有再过问朝鲜的事情,而是忙活朝政和明年的“大恩科”去了。倒是皇室财团总经理恩格斯非常热心的让人从南京带来了一叠关于太平天国土地改革成败分析的报告,算是给朱皇帝做个参考。

“这是要动真格啊……”

崔益铉也是两班户出身,本贯庆州崔氏,出生在京畿道抱川郡,14岁时拜朝鲜大儒金琦铉和李恒老为师。一年后被入侵的奕欣所掠,编为包衣阿哈,不久之后大明北伐辽东,他也得到解救,但是却没有返回朝鲜,而是辗转东北各地从事各种建设,最后被分配在黑龙江南岸的一个集体农庄当了农民。就在他以为自己这一辈子,就要这样平平淡淡度过的时候,大明朝廷忽然在东北的集体农庄中招募断文识字的朝鲜人去当官。于是不甘寂寞的崔益铉就报了名,还顺利通过了考试,终于成为了朱氏朝鲜的一名七品县监了。

县监一职听上去好像和大明的县令差不多,但实际上就相当于大明的镇长。因为朝鲜国小,本身就相当于大明的一个省,这么点地盘有分了八个道,道之下还有府、州、郡,之下才是县。所以一个县管辖的地盘民众也就相当于大明汉地的一个镇,而且还不是一个中等的镇。

“是动了真格啦,大明天子是要替我朝鲜扫除数百年来的弊政啊!”

坐在崔益铉身边说话的是名叫张济民的朝鲜人。原来是七班贱民出身,从小给富贵人家的少爷当书童,因而识得些文字,现在居然也是个官了。

“没错,是数百年来的弊政!两千万庶黎,三千里江山,终有安泰的一日了。”

这样的话,历史上的朝鲜硕儒崔益铉是无论如何不会说的。但是在集体农庄生活的几年,却让他知道了农人原来还有另外一种生活方式——不依靠士绅,也不惧怕官府,还拥有自己的土地(实际上是自己的),无论是共同劳动,还是分田单干(集体农庄的运营模式并不是固定的,不过一般情况下,销售和采购是集体进行的),都能让庄户生活富足。

虽然时常要参加战斗,还有人牺牲,但是这样的付出,没有人认为不值得。而且他所在的那个有500户农民组成的集体农庄甚至连“教化”的工作也能承担,由农户集体出资开办了私塾,让他和另外几个识字的农民担当私塾先生,教庄子里面的孩子读书识字。

既然一个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