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新东方vs兰香 狂求月票(第2/3 页)

天朝之梦 大罗罗 579 字 2024-02-22 21:31:30

率最多15,其中有闲钱去买报纸的九成是士大夫。所以借着李宗羲“六君子”的名头,这报纸卖得极好。

“不仅要登广告,咱们自己也可以办个学校……就用我的兰香楼命名,叫兰香书院怎么样?主要招收考不上科举的士子,教他们一些体面谋生的本事。先开英文、律师、会计师三科。教材就抄新东方的,老师……我认识几个济世大学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来兼职。”

白恩铭越来越佩服自己做买卖的本事了,居然可以想出这样天才的点子。早知道自己这么会做生意,就不该去当什么大清官,就该跟着朱济世一起做买卖,说不定现在已经有几千万身家了。

不过现在改行做买卖也不算晚!

离开《清流报》编辑部,白恩铭就坐了马车直奔济世大学而去。今天是西历的星期天,济世大学也放假休息。不过大部分学生都在寝室或学校图书馆里面温习功课。白恩铭到了济世大学后则直奔学生会所在的大楼而去,香港济世大学是允许学生自建社团的,每个拥有成员超过10人的学生社团都可以在学生会大楼拥有一个教室。现在香港济世大学一共有3个较有影响力的社团,分别是亲保皇会的“少年中国会”、亲正道会的“正气社”和“宪政研究会”。

三个学生社团都有不少成员,论影响力当然是“少年中国会”和“正气社”较大,它们的背后毕竟是大明政坛上的两大政党。如果学生想要日后从政,自然要加入他们。而“宪政研究会”的成员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却非常活跃,观点也比较激进——他们是有反君主制倾向的!

“同学们,现在皇帝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竟然下达旨意。将28岁以上的士大夫全部排出在科举体系之外了,看来他已经昏了头,忘记科举制度对稳定中国内部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了。所以他很快就会被中国士大夫所抛弃,肯定会有一部分士大夫因为没有出路而转向共和革命……”

白恩铭才到“宪政研究会”门口,就听见有人在演说。进了门一看,原来是“宪政研究会”的副会长孙汶,就是那位接受了白恩铭一把金卢布捐款的济世大学学生。他是山东济宁州人,出身前清官宦世家,原名孙毓汶。祖父是前清两江总督孙玉庭,父亲是礼部尚书孙瑞珍。在太平天国攻打到北京之前,孙瑞珍就命两个儿子携带家人财产离开北京南下去英国人的地盘上避祸,还告诉两个儿子不要去做明朝的官,而其本人则随奕欣去了东北,最后下落不明。

到了香港之后,改名孙汶的孙毓汶没有再继续去读四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