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挖墙角和大移民 狂求月票(第2/3 页)

天朝之梦 大罗罗 579 字 2024-02-22 21:31:30

。这人挪活。树挪死,干嘛非窝在老家刨那几亩破地?

这话真是说到朱皇上心里面去了,眼下的欧洲列强虽然已经霸占了大片的殖民地,但说实话大部分殖民地都搞得不咋地好。除了美国东部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之外,都是“圈地不殖民”,欧洲人自己都不大愿意去,澳大利亚那里现在还是英国人流放囚犯的地方呢!而且这个时代没有哪个西方国家有限制移民的概念,甭说是没有什么人肯去的殖民地,就是他们的本土都能随便出入!中国人不趁着这个机会挤进去争夺生存空间,还要更待何时?

可问题是现在大明的广大贫下中农特别是佃户并不在朝廷的直接控制下。虽然大明实行了官衙下乡和秀才为官,但是为官的秀才就是士绅阶级的一员,这两项制度改革只是将原来实行千年的潜规则变成了明规则,但是并没有打破士绅对乡村的统治。事实上,朱皇帝现在也没有打破士绅垄断乡村的意愿,因为根本没有一个可以取代他们的力量。但是士绅地主阶级的统治和剥削方式,却包含着对农民进行人身控制的成分。他们通过宗族和高利贷债权等方式,将贫苦农民变成了依附于士绅的半农奴,从而将大部分农民束缚在土地之上,不让他们很容易的前往殖民地。

大明本土的粮食紧张因为1850年的丰收而得以缓解之后,人口从汉地十六省流出的速度就开始放缓了。现在每个月报名参加集体农庄前往东北的农户不过两万家,每个月前往南洋和美洲的人口估计在十万到十五万人之间。这样算下来每年流出汉地十六省的人口不会超过三百万,还赶不上人口自然增长的速度。

根据朱皇帝的估计,即使他不“发明”出什么会导致人口爆炸式增长的药物,汉地十六省的人口增长率也能保持在千分之八到百分之一之间。也就是每年增长320万到400万人,如果往外移民的速度低于这个数字,汉地十六省人多地少的矛盾还是无法解决。而要让人口外迁的速度超过每年500万,朱皇帝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来挖封建主义农村的墙角——只是挖墙角,而不是把墙给一下子推倒了!

“农民的多少和粮食的多寡并不一定成正比,就拿英吉利国为例。自工业革命开始后,从事农业种植的英国农民数量一直在下降,但是通过广泛施用肥料,普遍采用机械,实行排水灌溉等方法,让农产品产量不断增长。在1700年,英国的小麦年产量大约为425亿斤,到1820年激增为625亿斤。而英国的农业人口却只占到英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一个英国农业人口所生产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