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农事也是工商事 狂求月票(第2/3 页)

天朝之梦 大罗罗 579 字 2024-02-22 21:31:30

禄几乎就没有额外收入,出趟差都得自掏腰包!而且很多富县官员里还有自己的买卖。家财不下数十万者就有好多。再看看自己,堂堂的一县之主。年入不过千,大概还比不过富县的一个品小官,就算家中有些薄田也收不了几个租子……更让这些穷官们沮丧的是,朱大皇帝现在实行的是“县官本土化”,他们这些县官根本没有机会去富县捞钱的,除非升官去当知府——可是现在升官要看一地的经济和税赋,不是装个两袖清风就能上去的。而且现在大明的官员数量很多,光是文官就有不下二十万!因而升官的难度就大了许多,难道真要一辈子当个穷官?

扫了一眼下面做得满满当当的大明县官,朱皇帝心里面不免有些感慨了。似乎后世gdp论英雄的官员提拔标准还是有些道理的。至少比什么“官声”要靠得住,互相吹捧的事情谁不会啊?当然了,唯gdp主义搞到后面肯定会出问题,不过现在应该还是管用的。

一边想象着在gdp指挥棒的指挥下,大明帝国跑步进入资本主义康庄大道的场景,一边朱济世还在滔滔不绝说着“三农问题”。现在离开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有段时间呢,想要丢开农业发展gdp是不可能的。而且地主士绅们所控制的可不仅是土地,还有部分农村劳动力——当然这种控制并不是绝对的,大明的农民在法律上可都是自由人。

“诸位知道南洋为什么有人因为农业而富,我大明本土却没有人因为种田而发家吗?”

问题一出来,下面的县官们都同时想到,南洋地多人少,当然容易发展了,中原人多地少,守着几亩薄田能发才有鬼了!

朱济世却道:“因为在南洋,农业是一门生意!诸位有懂生意经的吗?”

下面的人都摇摇头,就是有人会做生意也不敢在朱首富跟前显摆啊。

朱首富道:“生意讲究的是将本就利,有投入才能有收益,无本的买卖只有山大王才能做。”

笑话一出,下面的人都应景的笑了起来。朱济世轻轻嗯咳一声,下面顿时就鸦雀无声了。

“南洋的农业就是一门生意,是由商人投资经营的。比如朕的兰芳行就耗资好几百万银元在兰芳开了几十万亩的橡胶园、棕榈园,如果从购买橡胶树种开始算起,前前后后折腾了总有八年多才有了收益。现在南洋那些豪商在农业上的买卖大多如此,要砍伐树木、开垦土地、兴修水利、购买牲畜……是要投入大量资本和精力,而后才能日进斗金的。朕知道你们这些人家里大多有土地,可是你们除了收租之外,有人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