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祭太祖以表赤心(第2/3 页)

天朝之梦 大罗罗 579 字 2024-02-22 21:31:30

年来的努力还是有点效果的,现在才1849年,已然有不少士子知道读过《泰西政略》和《泰西兵略》这样的书了。

翁同龢将一大摞卷子摆在朱济世跟前:“那是啊,王上您的《泰西政略》和《泰西兵略》在江南可是流传极广的,相信用不了多久,江南士子当可人人都会背诵了。”

说着话他又拿起放在最上面的一张卷子,恭恭敬敬递给朱济世:“王上,这张卷子做得极好,立论颇有新意,是从格致之学和教育展开,认为俄彼得变政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全面引入西欧之格致之学和教育,还例举了好些在俄彼得之后诞生的俄国格致学家。认为俄国之所以成为列强,一是得益于军事力量强大;二是因为有一大批欧洲顶尖的格致学家。”

“江苏无锡北乡徐寿……”朱济世撕开弥封的卷首,看了眼考生的籍贯姓名,点点头:“这个人记下来,祭祖事毕后请他到王宫来一趟,孤王要见他。”

“臣领旨。”

朱济世拿起第二份卷子看来一会儿,正想撕开卷首的时候。一身大红飞鱼服的苏玉娘已经从外面走了进来。

“王上,文武百官已经到了,祭祖典礼马上开始了。”

朱济世扔下手中的卷子笑了笑:“翁卿,都收好了,孤王回来后还要看的。”

说着话就和苏玉娘一块儿往外面走去。

孝陵别院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孝陵的一部分,不过却在新建的孝陵卫正门旁边——孝陵卫的占地面积实在太大,几乎把正个钟山都圈进去了。而孝陵则是从下马坊开始的,也就是在孝陵别院的北面不到200步的地方。

根据鸿儒院安排的祭祀行程表,朱济世进了孝陵卫后,该在孝陵别院休息一会儿,然后再和文武百官一起步行去拜朱元璋,大概有5里山路要走,走完之后还要步行下山,再在孝陵别院过夜,第二天再回应天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参拜孝陵是允许各国使臣还有记者观礼的,这些人也将和朱济世一块儿步行上升仙桥前面的享殿,去拜朱元璋。而寻常百姓和大部分的扈从亲军还有来应天参加科举的士子都不许通过下马坊。只能在下马坊外遥拜朱元璋。

“臣等拜见王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朱济世走出别院的时候,守候在外面的群臣、士官生和锦衣近卫军官兵全都沸腾起来,山呼万岁。

“当皇帝的感觉还真是不错啊!”朱济世心里这么想着,脚下却没有停步,径直往下马坊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