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太平之道,朱明之术 求月票(第2/3 页)

天朝之梦 大罗罗 579 字 2024-02-22 21:31:30

济南回来——就在太平军围城之前!林则徐固执地拒绝了弃济南而走的建议,而选择了守济南坚城。

“左相,军师,你们怎么看?林则徐的建议能听吗?”朱济世照例征求左宗棠和罗泽南的建议,虽然在北伐之事上,他早就有了主张,不过还是想听一下自己这两大智囊的意思。

“林穆翁低估杨秀清的将才了,如果济南坚城难克,杨秀清不会一味猛攻的。”罗泽南摇了摇头,“如果我是杨秀清,就掘长壕围城,围上一年两年,耗尽济南城内的储备,济南也就不战而下了。”

攻坚城永远是个军事上的难题,而围城饿饭自古以来就是对付坚城最有效的办法。古今中外的军事历史上,常常可以见到围城时间长达几年的战例。

“如果能围上一两年倒好了。”左宗棠捋了捋胡须凝眉道,“如今的大势,太平军利于速决,而我利于持久。太平军靠邪教蛊惑人心,靠烧杀裹挟百姓,靠劫掠筹集军资,都不是长久之道。而我大明守中学之道,用西洋之术,据财帛之土,办新学、开工厂、通商业,若能悉心经营,必可使国力一日千里。如南北决战在三年之后进行,我大明当有八成胜算。如南北决战在五年后进行,我大明必有十成胜算。”

“可是办西学、开工厂、通商业这等事情,太平天国同样可以做的。”李鸿章有点担心地说道,“听林穆翁讲,太平军现在同英国人打得火热,天津商埠的发展也是极好的。另外,太平天国还有一个《天朝田亩制度》,平分土地,统制工商,军政合一……天津和香港的西文报纸上有人撰文说太平天国的信仰、制度皆优于我大明,若能彻底实行,将来前途或不可限量!所以还是速决为上。”

左宗棠很不屑地一笑:“不过是几个西洋书呆子在胡诌罢了!太平天国的信仰、制度怎么可能优于我大明呢。”

朱济世却苦笑着摇摇头,因为提出这种观点的西洋书呆子大都是他花高价从欧洲请来的济世大学教授。其中就有路易巴斯德,约瑟夫李斯特和查尔斯达尔文,弗里德里希维勒,尤斯图斯冯李比希男爵,罗伯特本生这等在后世都赫赫有名的人物。这些人都是19这个时代最杰出的科学家,朱济世在欧洲时就和他们有所往来,现在他们都因为朱济世的热情邀请和高额薪金还有充裕的科研经费,被忽悠到了大明济世大学,还成了大明王家科学院的院士。

本来这些科学家对东方政治并没有太多的兴趣,他们毕竟不是政治家嘛。不过济世大学副校长特里戈修士从北京返回广东后,就在香港和广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