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绿营,果不堪用!第二更(第2/3 页)

天朝之梦 大罗罗 579 字 2024-02-22 21:31:30

官军出动打头阵的刚刚从惠州赶来广东提标左营,是广东绿营陆路的精锐。由一个正三品的参将徐钟英统领,该员汉军旗人,道光二年的武进士出身,堪称是弓马娴熟。为官也算清廉,并不怎么克扣军饷,麾下的八百多官兵,也时常训练——呃,到底是绿营兵嘛!要指望人家像济世军那样日日操练是不现实的。能做到一旬一操,就属不易了。

可是这徐钟英的用兵却非常毛糙,几乎没有什么章法,也不遣人去侦察四下敌情,便带着麾下800余人用行军队形,沿着乡间的道路往白云山而去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同满清选拔武官的武举考试制度不无关系。

满清的武举和朱济世在鸭脷洲办得军校是不一样的,与其说是在选拔军官,不如说是在选体育明星,主要科目就是骑马、射箭、舞大刀、拿石锁子……都是江湖卖艺的把式,和练兵打仗没有什么关系。当然除了考体育,笔试也是要考一下的,考的是四书和一些兵书。如《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等等,虽然兵法都是很好的,但这些兵法并不是用来指挥营哨一级的小部队作战,更没有符合近代作战的排兵布阵之法。毫不夸张的说,这大清朝用武举选出来的军官,其实都是些不会带兵打仗的运动员,能把兵带好才有鬼呢!

“不许开枪!没有号令,不许开枪!”

“枪口向上,不许放下来……”

“等我的命令……”

树林里面,变民洋枪队的阵地上,临时担任连长的几个锦衣卫军官,正不停地提醒部下不要开火。他们这几个军官都是参加过新当之战的老兵,还在鸭脷洲军校里面当过三两个月的旁听生,算是粗通军略。晓得滑膛枪的有效射程很近,使用这些滑膛枪的又是才放下锄头不久的农民,距离稍远就不可能击中。而且也不能指望他们反复装填,就是把敌人放进了打一枪了事!

郑洪手里攥着把西洋军刀,刀口向上高高举着——开枪的命令要他来下,只要军刀放下,500条洋枪立即打响!这会儿,未来大明的延平王早就紧张得满头大汗,连握着军刀的手心都是湿漉漉的。

他也是第一会参加真正的战争啊!之前在婆罗洲的群架,根本不算打仗的。

指挥肉搏兵的韦绍光倒是气定神闲,手握着大刀,蹲在棵大树后面,就等枪响。他不是战场上的新丁,五年前在鸦片战争中是和英军元帅休高夫交过手的,还把打了休高夫一个埋伏,把英军撵回四方炮台去了——放眼大清朝,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