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弃清投明第三更(第2/3 页)

天朝之梦 大罗罗 579 字 2024-02-22 21:31:30

6门大炮估计就是买来替换那些古炮的,不过东涌所城的清兵却懒得把它们搬上城楼,就一直扔在库房里了。

正想到这里,韩四和苏玉娘一起进了库房。

“明公。”韩四行了个抬手礼——看上去有点像纳粹!不过却是几个法国军官带到济世军的,这个军礼其实是罗马军礼,眼下欧洲许多军队里面还在行这样的军礼。

“俘虏都审过了,有一个都司,三个千总,十一个把总,还有三个外委把总,其他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兵。”

“还有一个都司?太好了,这可是大清朝正四品的武官啊!”左宗棠拍了拍手笑了起来。

“军师,咱们是不是要宰了这个姓王的都司祭旗啊?”苏玉娘柳叶眉一竖,摩拳擦掌似乎想要亲自操刀的样子。

“不用宰,不用宰。”左宗棠笑吟吟地道,“应该要招降,一个都司,三个千总,十四个把总,最好都招降成大明的武官。”

“这些废物有什么用?”苏玉娘一脸不解地问。

“废物自有废物的用处。”左宗棠唇角露出冷笑,“绿营虽然俱是废物,却是汉人晋身做官的一个门路,也是满清朝廷笼络汉人武者的手段。虽然满清的武官是以行伍出身为正途,但是武举出身者数量也不少,在军中占有很大比例,而且武举制度严密,录取相对公正,武举出身的武官又被科举出身的文官所重视,所以比较容易升官,民间也有不少习武之人趋之若鹜。如之前在虎门殉国的关忠节就是武举出身,二十三岁考取武庠生,五十三岁做到江南提督。虽然绿营武官在官场上的地位比不了科举出身的文官,然而绿营官职众多,得官、升官都比较容易,因而给了许多孔武有力之人晋身为官的路子,免得他们聚众扬旗,同大清朝为难。”

这左宗棠虽然没有做过官,但是对满清那里做官的路子却是门清儿,而且还有一整套理论。按照他的说法,满清便是用一个“官”字笼络住汉人精英,以维持自身的稳定。对读书人用科举牢笼,对习武之人则用武举拉拢,总归让想做官的人,都有个盼头,不要去造反。

“现在大屿山往外的交通已经完全封锁了吧?”左宗棠忽然问韩四道。

“岛上的渔港都控制起来了,延平侯的船队还在四下巡弋,说不上密不透风,却也能封锁住消息传递。”

“这就够了,”左宗棠笑道,“满清的反应慢得很,如果没人去虎门向赖恩爵报信,过上俩月他都不会知道大屿山丢了,这就给了我们用计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