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转机(第2/3 页)

一世富贵 安化军 480 字 2024-02-18 08:30:49

徐平一直在等着禹藏花麻的这个动作,只要一立文法,则秦州就可以不必等枢密院的命令,自行安排征讨方略。相应的,蕃部一立文法,则事情已定,出兵已成定局。

蕃羌重复仇,两部之间只要有了人命官司,往往数十年甚至上百年间征伐不断,很多世仇就是这样结下来的。同样他们也重誓约,一般是以箭起誓,再隆重一点用猴鸡,用三牲,最重的是用人殉。誓言一起,不可败盟。

传箭起兵,是西蕃旧俗,箭传出去,战事就一定起,不然主盟者信眷尽失。

徐平手按着城头女墙,看着不远处群山中的一处缺口,轻声道:“当年诸葛丞相初出祁山,用兵陇右,不知道有没有像我这样患得患失。事情不来,总是盼着来,真地来了,又总是觉得自己没有布置好。唉,大军一出,千万人性命,朝廷安危所系,岂是儿戏?”

说完,转头问李璋:“朝廷那里有没有消息?初次大战,我还是希望有朝廷支持。”

李璋犹豫了一下,才道:“前些日子韩舍人自川蜀回京,看不过枢密院遇大事做不了决断,上章弹劾几位枢密。台谏官员,也有一起跟着上章的。”

徐平点了点头,轻声道:“韩琦上章,枢密院要换人了——”

韩琦为人处世极是圆滑,当然这圆滑不是奸滑,大方向他把握得住。他从来不会把人向死里得罪,也不会跟人的关系特别紧密,总是若即若离。就是跟徐平,两人同年又有多年交情,关系也没有多么亲近,但用到他的时候,他总会恰到好处地站出来。徐平到西北之后,韩琦支持徐平积极经略的政策,但又反对乱阶级法,态度非常微妙。

徐平断定韩琦以知制诰的身份上章能够撼动枢密院的人事,不是因为两人的关系,而是徐平知道韩琦代表了赵祯的意思。能够代表皇帝在朝堂发声,又不让人觉察,必然是台谏词臣的身份,其他官员都不合适。徐平算是跟赵祯关系最亲密的臣子,但他从来没有做过言官词臣,也就没有替赵祯做过这种事情。徐平是真真正正踏实做事,靠着实打实的政绩升到现在的位置。以他的经历,即使没有跟赵祯的这一层关系,党项反叛,也会被派到西北来做一路边帅,只是权限和做的事情会有不同罢了。

韩琦是什么时候被赵祯看中的徐平不清楚,应该是在谏院任上,自己没有离开京城就有这个苗头了。对于徐平这种级别的官员来说,又有宫里的眼线,只要有心发现这种事情不算难事。大家心照不宣,借着韩琦这个传声筒,了解赵祯的心思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