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建节(第2/3 页)

一世富贵 安化军 480 字 2024-02-18 08:30:49

还有些不高兴。”

林素娘道:“你是一等进士,正榜出身,多么荣耀!好好的文官,怎么换了个武职,本官却又是文资,说出去未免有些不伦不类。再者说了,你欣然接受此官,难免就要被人说是贪节度使的俸禄高。贪财可不是好名声!”

徐平大笑:“若是别的官员,可能还有人这样说。我们徐家,在京里是屈指可数的富贵员外,说我贪钱,京城里难道还有人信?”

“话是如此说,总是难免被人说闲话。就是要去西北,做个学士不好吗?”

“圣上之所以如此,必然是有自己的道理。到西北管武事,没有武职像什么话?手下大将先就不服。有了武职在身,管军就名正言顺。”

林素娘“噗嗤”笑出声来:“你若是不说要管手下的军将倒还罢了,说起要管他们来才没有道理!那些禁军的管军大将,哪个不是节度使,而且大多都在你这个节度使之上。到了那里之后小官管大官,这才名不正言不顺哩!”

林素娘这话说得不错,武将不预国事,政治待遇低,就要用金钱收买,经济待遇就上去了。对统军大将,朝廷的政策一向都是崇之以高位,啖之以厚禄,不到管军还有武将建节,管军大将就更清一色的节度使,还多是大藩。

此次要调京城禁军去西北,初步定下来要由几位管军大将带兵。他们从差遣上说是位于三位边帅之下,但若从官职上说,却又居于主帅之上了。以前官职是文资的时候,泾渭分明,还不会造成混乱,现在边帅半文半武,就难免尴尬了。

徐平想了想,摇摇头,还是笑:“这些烦恼是夏龙图和范资政的,我那里孤悬陇右,调过去的禁军是桑秀才和高大全,他们的官离我还远着呢!”

林素娘听了,坐到徐平对面正容道:“我妇人家本不当过问你的公事,不过你此次去西北,手下兵马是原来旧部,高大全又曾经受雇我们家,会不会有人说闲话?”

“说什么闲话?边帅是武职,比不得文官各种回避法极严,武职不讲究那些的。别说只是旧部,那些武将一出去往往带着子弟,有军功他们先得,带挈上去。带兵作战,朝廷本来就是尽量让边帅带旧部,越是亲密越好,跟做文职不是一回事。”

武将不但没有回避法,还鼓励父子兄弟同处一军,越亲密越好,人熟了好办事。这可是跟文臣职务的要求完全不同,林素娘被徐平教育得时时注意影响,一下子还转变不过来。

哪怕没有改军制的因素,徐平到西北面对党项,赵祯也会把原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