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三十一章,原来都已经被绑在资本的列车上了(第2/4 页)

大明镇海王 中华田园牛 927 字 2024-02-18 07:38:35

掠夺的政策,并且还能够得到大量的支持。

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外的扩张成本小,收益大,大明多年来的扩张,获得了庞大的土地,广袤的原材料产地以及打开了庞大的市场。

以布匹来说,大明现在产出的布匹紧靠自己是根本消化不完的,非常需用海外的市场,海外的藩属国、欧洲、中东等等,需用依靠全球的庞大的市场来消化大明大量纺织工厂的产出。

同时庞大的纺织工厂也需用庞大的原材料,大明本身的棉花、羊毛产品自然是无法满足纺织业的需求,所以需用天竺、非洲等地来产棉花,满足大明国内工厂对原材料的庞大需求。

这都决定了,大明对外必须是足够强硬的。

因为只有足够强大才能够逼迫世界各地不断的开放自己的市场,成为大明的原材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地。

以奥斯曼帝国来说,原本的时候奥斯曼帝国本土的手工业者众多,自身产出的布匹数量不仅仅能够满足自身的需求,还可以出口到欧洲地中海各国。

然而伴随着大明廉价布匹的冲击,奥斯曼帝国的手工业者纷纷倒闭,大量手工业者失业,甚至于失去了主要的生活经济来源。

奥斯曼帝国看到了这一点,想要禁止大明布匹的流入,然而却是在和大明的战争之中屡次战败,又不得不签下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开放自己的市场。

庞大的奥斯曼帝国,人口众多,国土辽阔,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市场和重要的原材料产地。

大明靠着自己的火枪大炮敲开了奥斯曼帝国的大门,滚滚的白银就不断的流入大明,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订单和好处。

越来越多的官员都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也清楚的知道,实干派才是最符合大明发展和强盛的道路,也是真正符合大明各个阶层利益的道路。

所以支持实干派的官员就会更多,连天子和武将勋贵们都是站在实干派这边的。

实干派讲究的是将蛋糕做大,这样的话,各个阶层都可以吃到更多的蛋糕,整个大明就更加的富裕、繁荣。

传统守旧派的官员他们更多的是来做切蛋糕、分蛋糕的事情,尽可能多的想要将更多的蛋糕份额分到自己的手中。

如此一来的话,自然而然就会加剧了各个方面的矛盾,文官集团与皇权的矛盾,大明内部的土地矛盾,这两个主要的矛盾始终贯穿整个大明。

历史上大明中后期,诸多的乱象其根本其实就是这两大矛盾,文官集团和皇权的矛盾,皇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