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富可敌国(第2/4 页)

大明镇海王 中华田园牛 927 字 2024-02-18 07:38:35

金洲捞金的事情,天津这边各大造船厂的订单都接到手软。

海洋捕捞业、捕鲸业、海外贸易业,再加上即将要兴趣的海外淘金热,这一切都需要船,船是基础,没有船的话,想要去海外那都是空谈。

所以必须要造出更多的船来,让更多的人尝到海洋的甜头。

特别是南方这边,刘晋必须要让南方这边的这些大家族、大商人、大士绅等等也尝到海洋的甜头,让他们知道,只要跟着自己混就可以赚到更多的银子。

尽可能的让这些保守顽固的势力也是慢慢的转变成为新兴的资本力量,如此一来的话,才可以真正快速的推动大明的进步和发展。

要知道整个大明最有钱的人可都是在南方,不将这些南方人给带动起来,这大明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推动起来。

“是,我明白~”

孙新连连点头,天津造船厂的规模是越来越大了,分厂也是越开越多,明年也是有计划着同时开好几个分厂,要遍布大明的沿海地区,造出更多的大船出来。

孙新汇报完毕之后,很快又有一个人站立出来,这人是长芦盐场的管事李继业。

“殿下,刘公子~”

“去年长芦盐场总计实现营业收入两千两百万两白银,实现净利润五百五十万两白银~”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继业声音都变小了,这利润率确实是太低了,也仅仅只是二十几个点而已,和前面的京城玻璃厂、天津造船厂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可比性,不管是规模上还是利润上面。

“这盐怎么不赚啊?”

朱厚照听完也是微微有些不敢相信,在旧有的观念当中,这盐可是最赚钱的,没看到大明最有钱的人就是那些盐商嘛。

好家伙,这长芦盐场一年的产盐量非常巨大,偏偏竟然不赚钱,这就让人不相信了。

“回殿下,主要是今年我们长芦盐场和江南地区的盐商在北方地区进行了长达一年时间的价格战,现在盐的价格仅仅只有十几文一斤,再加上我们第一年投入建盐场还要缴纳两百万两银子的盐税,所以利润就非常低。”

李继业想了想回道。

其实不能说盐不赚钱,它的利润依然非常的高,十几文一斤的盐,长芦盐场依然很有钱赚,只是因为争夺市场导致盐的价格下跌太多了,所以也就没有赚到多少银子。

一年赚几百万两银子,和其它的产业相比,似乎不算什么,但是如果进行一番其它的比较,你就会知道,这长芦盐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