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讨论(第1/3 页)

乡村小毒医 多情木偶 209 字 2024-06-11 15:53:48

“听说华夏中药,都是用自然材料来搭配,没有西方医学复杂的研究实验成本,相比来说成本更低一些。”

伊莎直言不讳。

或者说,还是有一些质疑。

道:“如果说将这一完整的治疗手法与药品,推广成产品来销售,不仅给病人更大的选择,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

作为医生,说出这话很不合时宜。

甚至说,违背了华夏口中救死扶伤,以人为本的口号原则!

“每个病人的身体素质不同,所以无法进行同样的治疗,更无法统一配药!”

叶浩只能这样回答。

“叶医生,恕我直言,这并不是主要理由。”

伊莎松了松肩膀。

明显对他的话很不认可,接着道:“根据每个人身体不同,西药也有不同的副作用,可为什么能在国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我觉得,首先中医没有企业研发投入,更没有严谨的科研数据,造成药品效果大打折扣。”

“第二,中医从业者没有创新精神,都在按部就班的学习所谓的传承,不懂得根据现实病症而进行总结与变通。”

“第三,华夏中医流传中,能够治疗各种病症,却又没人追踪这些病人的记录与治疗经验,更没有官方数据,永远都是流传。”

“我相信中医的存在与效果,但它却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偶尔的名医只是影视剧中的主角,只有遍地发芽,才意味着春天!”

叶浩不禁佩服她的思维开阔,可谓是一针见血。

人家只是个老外,却看的如此通透。

说白了,科技医疗的发展就是靠钱堆起来的,难道仅靠脑子吗?

就像没有上万的大哥大,哪来的智能手机?

每一次技术突破,都要经历一次次的失败与赔钱,靠的便是巨额的研发费用做支撑,。

除非做高仿与假货,技术永远跟在人家后边!

药品也一样!

我们喊着五千年的传承,可随着环境的变化,人的身体与病症也随着演变。

老祖宗的配方,可能不太适应现代人。

同样需要投入资金与人才来提升,而我们的药企都在吃老本。

当然,仅靠传承这俩字,就够他们赚的盆满钵满。

至于治好了各种绝症,好像只出现在纪录片里,或者被一句坊间流传所代替。

而同样的病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