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户口是问题(第1/3 页)

逆袭三十年 王远洋 24 字 2024-05-08 01:43:15

对于户口,世和开始操心了,户口不在这里,就会面临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等等一系列问题,吃点高价粮也没什么,自己过紧一点吃稀一点还能克服,但是读书不能克服,因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样的方针政策,目的就是让一部分人享受相关待遇,另一部分人享受不到该待遇。

有人说,只要有特权,就一定有腐败。

这句话,对浩楠来说,没有感觉。

但是,对世和来说,感觉就明显,只要有权力,就能得到实惠。例如,他当民兵连长的时候,不管走到哪里,哪里都非常恭敬,简直是毕恭毕敬,他很有面子。不是因为母亲的缘故,他可以娶到自己喜欢的姑娘。

什么都可以换,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不可替代。

他只有认命了。现在有了妻子,有了孩子,妻子孩子都没户口,或者有户口,但都是农村户口,这就麻烦了,妻子没城市户口只能作为家属工,打零工,孩子没城市户口只能算借读生。

有借有还,不确定将来怎么样,要是一直这样下去,对世和来说真的是一种折磨。

因为很多人都知道,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待遇不同。

好在上小学一到四年级都没问题,到了五年级,麻烦事就来了,学校要登记户口,没有城镇户口算借读生,既然算借读生,就要交借读费,对于世和来说,如同割了身上的肉,而这肉,不应该割,他在不断努力,效果却一般,这个让他严重怀疑自己的命的确不好,运气也差,各种迹象表明,他是一个失败者。

但是,他不甘心命运就此定型而没有变化,他对未来还抱着很大的希望,一种憧憬,哪怕给一点点安慰也是好的。

他开始失去了笑容,以前单身生活,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还能将就,现在不行了,人口增多,压力增大,想要轻松都不能够。

从五年级开始,浩楠开始听到这个消息,他知道他和别人不一样了,别人上学不用交借读费,他要交,好在小学以前是单位的子弟小学,对单位有照顾,单位每年也拨款给学校,支持学校建设,学校也就没认真收费。后来,单位子弟越来越多,都想要上这个学校,单位也不堪重负,于是就要求学生家长承担这笔费用了。

世和也在出这个借读费。

小学四年级是韩老师作为班主任,她看浩楠能写会设计黑板报,就让他来办黑板报,浩楠做事认真,为了迎接检查,中午没回家吃饭办板报。

韩老师知道后,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