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朝廷震怒!(第1/3 页)

“号外号外,徐州光复!两江总督张勋拨乱反正,投身革命,正式就职徐州革命军军政府大都督!向封建狗皇帝发出最后通牒!”

金陵街头、外滩码头,各地租界街头,报童们手持报社连夜刊发的最新日报游走在大街小巷,将革命的火苗洒在每一寸土地上。

印着两江总督官方大印的起义通电不仅一夜间瓦解了徐州城内清军的斗志,使起义形势转危为安,更是让天下震动。

象征着新时代的铁血十八星的旗帜飘扬在徐州军政府的城头上,迎风烈烈。

徐州街头巷尾,到处都有挥舞着剪刀到处剪辫子的军警。

革命,首先就得从头革起,从剪辫子开始!

京城,摄政王府外落了一台轿子,未等轿子停稳,恭亲王溥伟就匆匆出来,往里走去。

等他来到王府书房外,却看见丫鬟太监跪了一地,大气不敢喘。

而书房里时不时传出瓷器的破碎声和载沣暴跳如雷的骂声。

“好你个张勋!狗屁的朝廷栋梁!本王真是瞎了眼,把你扶到两江总督,委你重任,你却吃里扒外,背叛朝廷!本王要把你碎尸万段!”

“大清三百年来,何曾有过封疆大吏叛变的奇耻大辱!张勋,你是本朝第一罪人!”

溥伟问向太监。“屋里这是怎么回事儿?”

太监答道:“回恭亲王的话,摄政王正在为张勋叛乱而生气呢。”

原来如此,溥伟明白了,站在门外喊道:“恭亲王溥伟求见摄政王,有军机要事相商!”

屋里消停了,传出声音。“进来吧!”

溥伟走进屋里,却看见一地狼藉,珍贵的古玩花瓶碎片散落的到处都是。

其中不乏唐宋元明的稀世珍品,随便拿出一件放在民间都可奉为传世珍品,可在他们这些皇室的眼中,确实如此不值一提。

而载沣仍是一副余怒未消的模样,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

载沣,当今宣统皇帝的生父,监国摄政王。

三年前,光绪皇帝驾崩无嗣,慈禧太后临终前,将他那年方三岁的儿子立为了皇帝。于是,不到三十岁的载沣,就这样走上了大清帝国权力的最高巅峰。

历经百年中衰,大清帝国传到他手中的时候,已经成了一副彻头彻尾的烂摊子。

革命党四处煽风点火,天下各地起义不断,战火频繁。

年初的四川保路运动起义,声势浩大,把湖北新军主力调去平叛,激